小学数学《加法》说课稿.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数学《加法》说课稿.docx

小学数学《加法》说课稿.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加法》说课稿[寄语]小学数学《加法》说课稿共含2篇,由的会员投稿推荐,小编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第1篇:小学数学《加法》说课稿给你一篇小学数学《加法》说课稿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说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例题及做一做,27页练习三第2题说教学要求: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说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说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2、出示数字,读数。3、按顺序填数:()3()5。【设计说明:通过复习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3)教师说明: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设计说明:通过演示,加上手势,初步渗透加法的含义。引导学生交流,培养交流的意识。】2、学习加法算式(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2)教师说明: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5)读加法算式。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设计说明:由直观图抽象出数的计算,使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并知道认识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3、发散联想(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2)(再指纸鹤图)问:这幅图还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教师启发学生说出:①有2只蓝纸鹤,有1只红纸鹤,合起来是3只纸鹤,2+1=3。②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2+1=3。③有2个男同学,1个女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2+1=3。④有1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1+2=3。……【设计说明:通过观察,得出1+2=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联想,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1)做一做的左图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2)做一做的右图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②学生操作。③汇报交流4+1、1+4、3+2、2+3、1+3、3+1……【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述,边摆边说,学生独立操作,从中体验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2、看图,体验加法含义。打开教科书23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3、看算式摆一摆。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设计说明:引导学生通过看算式,摆小棒,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设计说明:让学生借助于熟知的生活事例学习数学,使学生初步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周围的事物,从而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四、全课小结(略)第2篇:小学数学《加法》说课稿希望你能喜欢这篇小学数学《加法》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初步知道加法含义并探究5以内加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法。二、说学情分析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但是学生们大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面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三、说教材分析《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