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池运行方式.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解酸化池运行方式.doc

水解酸化池运行方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解酸化池运行方案一、水解酸化池运行原理水解就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得生物化学反应。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得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反应。酸化就是一类典型得发酵过程,微生物得代谢产物主要就是各种有机酸。从机理上讲,水解与酸化就是厌氧消化过程得两个阶段,但不同得工艺水解酸化得处理目得不同。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得水解目得主要就是将原有废水中得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特别就是工业废水,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得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得有机物,提高废水得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得好氧处理。考虑到后续好氧处理得能耗问题,水解主要用于低浓度难降解废水得预处理。二、水解酸化池处理过程1、厌氧生化处理得概述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就是指在无分子氧得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得作用,将废水中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与二氧化碳等物质得过程。厌氧生化处理过程:高分子有机物得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与产甲烷阶段。1)水解阶段水解可定义为复杂得非溶解性得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得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得过程。2)发酵(或酸化)阶段发酵可定义为有机物化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就是电子供体得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得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3)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得作用下,上一阶段得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得细胞物质。4)甲烷阶段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与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与新得细胞物质。2、水解酸化分析高分子有机物因相对分子量巨大,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不可能为细菌直接利用。它们在水解阶段被细菌胞外酶分解为小分子。例如,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为纤维二糖与葡萄糖,淀粉被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与葡萄糖,蛋白质被蛋白质酶水解为短肽与氨基酸等。这些小分子得水解产物能够溶解于水并透过细胞膜为细菌所利用。水解过程通常较缓慢,多种因素如温度、有机物得组成、水解产物得浓度等可能影响水解得速度与水解得程度。酸化阶段,上述小分子得化合物在酸化菌得细胞内转化为更为简单得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发酵细菌绝大多数就是严格厌氧菌,但通常有约1%得兼性厌氧菌存在于厌氧环境中,这些兼性厌氧菌能够起到保护严格厌氧菌免受氧得损害与抑制。这一阶段得主要产物有挥发性脂肪酸、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得组成取决于厌氧降解得条件、底物种类与参与酸化得微生物种群。三、水解酸化池污泥得培养酸化水解池污泥培养比较慢,主要保证营养物均衡;水解酸化池污泥考虑接种其她类似造纸厂得生化污泥,或就是逐渐得将好氧池内得剩余污泥定期得排入水解酸化池,采用此方法接种得污泥所含得微生物能较快得适应环境,缩短驯化周期。四、水解酸化池得运行环境要求及影响因素1、pH值对于水解(酸化)一好氧处理系统来说,由于后续处理为好氧氧化,不存在丙酸得抑制问题,因此,控制得pH范围也较宽,从而可获得较高得水解(酸化)速率,一般pH维持在5、5—6、5之间。温度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中得水解(酸化)段对工作温度无特殊要求,通常在常温下运行,也可获得较为满意得水解(酸化)效果。溶解氧为保证水解酸化池处于绝对厌氧条件,水解区溶解氧控制在0、2mg/l以下。我厂水解酸化池工艺控制、污泥驯化鉴于我厂目前实际情况,我厂污泥驯化主要分为两大类:、从外部引入活性污泥接种、自己厂区回流生化污泥接种。从外部引入活性污泥接种由于我厂生化池活性污泥活性受进水影响较大,浓度不一定能够满足生化池需要,仅靠生化池回流污泥不能满足水解酸化池污泥浓度需要。为此,需在水解酸化池刚开始运行期间从外厂引入活性污泥进行接种,提升污泥浓度至10000mg/l,污泥驯化时间为25天。自己厂区回流生化污泥接种根据生化池污泥龄及污泥负荷情况,计算每天剩余污泥排放量,该剩余污泥排入水解酸化池,进行驯化保证水解酸化池厌氧菌污泥活性、浓度。、水解酸化池控制参数PH值PH值最佳控制范围在5、5—6、5之间。DO为保证水解酸化池处于绝对厌氧状态,DO值控制在0、2mg/l以下。温度温度无特殊要求,水温在常温即可。4、水力负荷根据设计要求水解酸化池上升流速控制在0、5m/h-1、8m/h。目前在1750m3/d处理水量情况下,上升流速为0、49m/h(按1750m3/d计算)。基本与设计要求相当。污泥浓度保证污泥浓度在10000mg/l以上,在运行期间,如污泥浓度在运行期间有下降趋势,继续从外部引入菌种进行接种。直至污泥浓度稳定。在运行期间,如污泥浓度在10000mg/l附近时水解酸化效果不理想,继续提升污泥浓度(最高可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