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参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4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毛概期末参考.doc

毛概期末参考.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试题型:一、单选10×1’二、多选10×2’三、辨析题5×8’(判断:正确、错误、不完全正确)四、分析题2×15’(论述分析&材料一.选择题:P12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的创新P15—P16党的革命时期的三个法宝: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P19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p316(标题)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p317(第二段)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的内容---p326(标题)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p327(第二段开头)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第三段结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p328(第一段)一条线,一大片p330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332(标题)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倒数第四行)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p333(第三段开头)外交工作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p336-339(大小标题)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p341(标题和第一段首句)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其中新的社会阶层包括p342(标题)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p346(最后一段)新时期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p363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的性质和宗旨---p370(最后一段)两大历史性难题---老师强调了一下。考试重点在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还有社会主义的本质那里!二.辨析题5*8分a.我们提出的和谐社会是因为社会的不和谐这个说法对不对。b.我们现在不是和谐社会。YESORNOT)范围:第一章P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1)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前提和基础。(2)立足于中国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根本原则。(3)融合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根本要求。P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P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时代,做出了一系列理论概括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这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P22邓小平理论的背景和条件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我国改革藕拖执ㄉ璧氖导堑诵∑嚼砺坌纬傻南质堤跫?P24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问题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P3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背景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