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知识讲座第一期.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卫生知识讲座第一期.doc

卫生知识讲座第一期.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和县第一小学卫生知识讲座春季万物复苏,同时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流感、禽流感、流行性脑炎、腮腺炎、猩红热、麻疹、水痘等呼吸系统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发生,因此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十分重要,希望每位老师和家长都要参加到春季防病工作当中来。1、开窗:每天开窗通风一小时,胜过服用保健品。2、流水洗手:严把病从口入,手为先的关口。3、锻炼: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是最好的杀菌武器,同时又是最廉价、最天然的补钙的产品。4、除陋: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人咳嗽或打喷嚏。5、及时发现、及时隔离: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四肢酸痛、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全身出现皮疹或皮肤黏膜出现淤斑、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症状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确诊为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要注意隔离,在家里或集体宿舍要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必要时到医院进行隔离,生活用品和碗筷等餐具也要分开使用,并进行消毒。6、休息:不要带病坚持上班或者上学,有病要及时休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7、保护: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做好自我保护。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2、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6、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1、好热闹喜聚餐: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2、用白纸包食物: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3、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度。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2012年3月15日活动地点:新和县第一小学活动形式:卫生知识讲座活动主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组织者:新和县第一小学保健工作领导小组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师生和家长接受健康教育人数:1175人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105份活动内容:1个人卫生知识2、饮食卫生知识3、日常生活中讲究卫生知识4,环境卫生知识活动总结评价:参加讲座的师生了解了个人卫生知识,饮食卫生知识,日常生活中讲究卫生知识,基本上掌握了个人预防措施等常用的消毒方法,知晓率:98%满意率:98%存档材料请附后□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其他材料填表人:如仙古丽,艾塔负责人:普拉提校长填表时间:2012年03月15日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第一期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