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docx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通用】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为指导,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关系。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四、教材分析: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生物与环境”、“船的研究”、“环境与我们”、“热”。五、基本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科学幻想|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游戏|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七、主要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八、教学进度安排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5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3.绿豆苗的生长4.蚯蚓的选择5.当环境改变了6.食物链和食物网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第一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106~9船的研究1.船的历史2.用浮的材料造船3.用沉的材料造船4.增加船的载重量5.给船装上动力6.设计我们的小船7.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第二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1010~14环境与我们1.地球——宇宙的奇迹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3.珍惜水资源4.解决垃圾问题5.合理利用能源6.让资源再生7.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第三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1015~19热1.温度与水的变化2.水的蒸发和凝结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5.热在水中的传递6.哪个传热快7.做个保温杯第四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1020~21期末复习期末考试4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一、学生情况分析:1、可喜之处:通过三、四年级及上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2、存在不足: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二、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三、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