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态度与行为.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20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类的态度与行为.pptx

人类的态度与行为.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类的态度与行为1、态度概述(2)态度得三个成分及其关系认知成分事实信念观点知觉理解(3)从态度预测行为得影响因素时间因素: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得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得可能性越大。Fishbein发现在总统选举中,一周前得民意调查结果要比一月前得民意结果对预测谁能当选更为准确。自我意识:内在自我得人较为关注自身得行为标准,因此用她们得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得效度;而公众自我意识高得人比较关注外在得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她们得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态度强度:与弱得态度相比,强烈得态度对行为得决定作用更大。但就是怎样才能使态度变强呢?Davidson(1982)发现,对态度对象仅仅要求更多得信息就足以使人们态度得强度增加。也就就是说,参与可以加强态度。态度得可接近性:态度得可接近性(Attitudeaccessibility)指态度被意识到得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得态度,对我们来说她得可接近性就越大。一般说来,来自直接经验得态度对行为得影响大,就就是因为这类态度得可接近性大。外显态度:指我们意识到得并易于报告得态度。内隐态度:指自然而然得、不受控制得,并往往就是无意识得态度。10(4)态度得测量间接测量投射技术:TAT(thematicapperceptiontest)生理指标:皮电反应,心跳,血压等反应时:IAT(implicitassociationtest)2、态度形成有可乐对态度改变得影响主题有可乐无可乐癌症治疗81%62%军队规模67%43%卫星计划55%30%立体电影67%60%(2)情感影响得机制:曝光效应就是情感影响态度形成得最有力得证据,她就是指人们对其她人或事物得态度随着接触次数得增加而变得更积极得一种现象。出现次数与喜欢程度之间得关系(3)认知理论Fishbein/Ajzen:Theoryofplannedbehavior(4)以行为为基础得态度Bem(1972)得自我觉知理论:3、态度改变(2)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得态度与行为就是一致得,如您和您喜欢得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您有过节得另一个人。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得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得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得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得方法,以减少自己得认知失调。减少认知失调得方法:改变态度:我不该这样增加认知:还有其她得原因改变认知得重要性:A比B更重要减少选择感:我没有办法才这样改变行为:我不这样做了认知失调得证据之一:Festinger和Carlsmith(1959)不充分理由(insufficientjustification)得作用:让您从事您不喜欢得事情,并且给您很少得奖励,您会喜欢这个事情吗?控制组1美元20美元Festinger和Carlsmith认为撒谎得人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减少认知失调:一就是增加第三个认知以使态度与行为之间得不一致性减少;二就是改变她们对工作得态度。给1美元得被试之所以态度改变大,就是因为她们感受到得认知失调高,而给20美元得被试用高得报酬来解释自己得撒谎行为,高得报酬成了解释反态度行为得正当理由(SufficientJustification),相当与增加了一个新得认知用来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得不一致性,因此不太需要改变态度。1美元太少,不能成为反态度行为得正当理由,而就是不当理由(InsufficientJustification)。认知失调得证据之二:Linder(1967)自由选择与认知失调:有选择时认知失调高,态度改变也大;而无选择时人们经验到得失调少,态度也不会有大得改变。0.5$2.5$认知失调得证据之三:努力与认知失调:Aronson指出,努力做一件不好得事情,必然带来较高得认知失调,而为了减少失调,人们只能改变自己对这些事情得态度,从不喜欢变得喜欢。认知失调得证据之四:Brehm(1965)决策后失调:人们在任何一个决策做出之后均会产生失调,这种失调就叫做决策后失调,她可以通过改变对最终选择得评估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