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格标识利益的民法保护的中期报告本报告着眼于人格标识利益的民法保护问题,分析了当前我国法律对人格标识权的保护状况,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一、人格标识权保护的现状人格标识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包括姓名、肖像、声音、指纹等个人身份信息。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人格权,但在人格标识权的保护方面,仅规定了姓名和肖像权的保护,对其他人格标识权进行了缺乏明确规定。在实践中,人格标识权的保护存在很多问题:1.技术手段逐渐普及,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日益突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个人信息随时都可能被泄露,例如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个人照片、语音等,或在网上购物时留下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的泄露可能会导致身份被盗用、经济损失等问题,对人格标识权造成伤害。2.人格标识权保护不统一。现行法律对不同的人格标识权保护程度不一,如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信息的保护尚未得到明确规定,缺少保护措施。3.法律救济措施不足。尽管我国法律确立了人格保护原则,但对于人格标识权的保护,法律救济措施仅限于损害赔偿和禁止性的行为保护,对于已经泄露的个人信息,难以收回或消除其对人格标识权的影响。二、保护人格标识权的对策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格标识权,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完善法律法规。在《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包括生物特征信息在内的人格标识权的保护,强调对侵犯人格标识权的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人们对于生物特征信息的保护意识。2.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建立以刑事法律、民事法律、行政法律为主导的人格保护法律体系,完善人格标识权的保护范围和救济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人格标识权保护意识,进行法律宣传教育,推广安全使用技术手段的措施,确保人格标识权得到应有的保护。总之,加强人格标识权保护,是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措施。我们应该在法治建设、技术使用、宣传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为人格标识权的有效保护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