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全方案安全方案篇1一、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工作,落实安全演练常规化,促使广大师生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保障广大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学生健康成长,电信部决定在第十三周星期二第六节举行避震和防火紧急疏散综合大演习。具体方案如下:二、活动主题珍爱生命安全撤离三、活动时间、地点时间:20xx年5月26日地点:各班教室(先在教室按班主任指示后撤至大运动场集中)四、人员安排1.领导小组组长:XXXXXX副组长:XXXXXXXXXXXX成员:XXX全体老师、学生会2.楼层及地面疏导员:A座二、三、四、五层:相应楼层的副班主任A座一层:XXX3号楼二层:相应楼层的副班主任3号楼一层:XXXA、B、C、D座夹住十字路口:XXXXXX升旗台:XXX排球场走道:XXX楼层疏导员职责:调度各班下楼顺序和控制下楼速度,指导学生一旦遇到拥挤或摔倒如何正确避险、及时进行疏导等。遇到学生下楼时摔倒,值勤教师要迅速命令下楼学生停止,马上把摔倒的学生扶起来并带到安全地带。疏导员提前五分钟(即18:25)到达岗位。五、演习过程本次演习将由部长统一指挥全体师生进行如下演习:警报三声短笛,老师指导学生爬在桌底下,警报一声张笛响起,全体学生在班主任组织带领下以最快速度紧急疏散到大操场,以密集队形列队等待。。六、部长进行演习总结,进行安全教育。七、紧急疏散路线见附件3号楼机电131、机电132、平面141、平面143、机电141、机电142按这样的顺序有次序走一号路线。A座楼平面132、平面133、平面181按这样的顺序有次序走二号路线。A座楼平面142、高职考126、高职考127按这样的顺序有次序走三号路线。八、演习注意事项(演习前班主任务必做好安全教育)1、紧急疏散演习注意不要慌乱,防止拥挤混乱致伤,下楼梯注意提醒学生不要踏空,下楼时每班队伍不超过两列。2、体育委员要在队伍前面带队,控制学生下楼速度,班主任老师则跟在学生后面,注意后面情况3、对可能出现的演习过程中的`细节安全隐患,班主任要做到提前强调并尽量避免。4、学生必须抱头(或者用书本挡着头部,防火拿毛巾或者用手捂着鼻子)逃离建筑物,学生必须在指定的地点前才能放开双手,避免有建筑物击伤头部。5、做到不够好的班级,第七节再演练一次。安全方案篇2各医药卫生单位:为认真贯彻国家、盛市关于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深刻吸取近期全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教训,扎实做好国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XX年等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卫生系统不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为全市安全工作作出应有贡献,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于XX年9月25日至XX年10月5日在全市开展安全生产“百日会战”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通过组织安全生产“百日会战”活动,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全面落实各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任何时候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加强宣传教育、隐患排查、隐患整改、隐患整改督查和应急救援工作,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继续保持安全工作无事故,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目标的全面完成。二、“百日会战”的重点时段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上,各单位尤其要注意抓好安全事故的高发高危期。为细化任务、重点重防,结合“百日会战”期间的重点时段,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开展:(一)第一阶段,国庆黄金周期间(9月25日至100月105日)。(二)第二阶段,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100月106日至102月20日)。(三)第三阶段,XX年期间(102月210日至XX年10月5日)。三、“百日会战”检(督)查的重点内容此次“百日会战”活动主要以检(督)查为主,督查采取各单位自查整改与市局组织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督)查的重点内容分常态检(督)查和专项检(督)查两个方面:(一)常态督查内容:10、各单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领导设置机构和人员配备情况。2、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分解落实XX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情况。3、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安全投入情况。安全设施的配备情况。4、按照隐患排查整改要求,正常开展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整改落实情况及全程记录的相关台账资料建立情况。5、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公告公示、跟踪治理、整改销号情况。近年来安全事故的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6、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和组织必要的演练情况。7、各单位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情况。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二)专项检(督)查内容:10、门急诊、病房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是否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安装消防栓等。2、门急诊、病房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楼梯和安全出口的设置是否规范,数量是否足够,标识是否醒目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