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绿色食品蛋鸡养殖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蛋鸡养殖场场址选择、规划布局、建筑设施、饲养、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疫病防控、鸡场管理、鸡蛋收集与贮运、档案记录等的技术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1892绿色食品畜禽饲养防疫准则NY/T471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472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NY/T473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754绿色食品蛋与蛋制品3、场址选择3.1土地使用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禁止在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屠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等建场。3.2周围生态环境良好,没有工业“三废”。养鸡场应地势高燥、平坦,具有一定的坡度,背风向阳,光照条件好,水源充足,排污方便,交通便利,供电稳定。3.3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区、主干公路、铁路线、生活饮用水源地、种禽场、动物及其产品集贸市场、动物诊疗所、动物屠宰加工厂和动物饲养场之间的距离不少于l000m;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m以上。3.4场址位置应位于居民区、学校等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处或侧风处。3.5养殖场环境空气质量、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T391要求。4、规划布局4.1鸡场应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四大功能区,实行区间隔离,分区管理。4.2生活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隔离区、废弃物处理区应处于场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和场区地势最低处。4.3生产区与其他区之间应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分开。两排鸡舍前后间距应在8m以上,左右间隔应在8m以上。4.4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m、深0.3m以上的消毒池或配置车辆消毒设备。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4.5养殖场内实行净道、污道严格分开。雨水、污水分离。鸡场四周应有围墙或绿篱与外界隔离。5、建筑设施5.1鸡舍建筑按照“全进全出”生产工艺进行建设。鸡舍分为育雏鸡舍、育成鸡舍或育雏育成鸡舍和产蛋鸡舍。鸡舍宜选用密闭式或有窗半开放式建筑。鸡舍地面、墙体应耐酸碱、防腐蚀处理,便于清洗消毒。鸡舍屋顶、墙体应有隔热保温层。鸡舍窗户设置防护网,防止飞禽、老鼠等动物进入。鸡舍防火等级执行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等级三级。电力负荷等级为民用建筑供电等级三级。皮有与生产规模相配套的自备发电机及设备。5.2鸡舍设施鸡舍内必须有通风换气设备,安装水帘装置,实现舍内增湿降温。育雏舍应有供暖设施。鸡场应有自动化的饮水、喂料、清粪系统。配套建筑及设施,生产区配套有更衣室、消毒室、兽医室、饲料间、仓库等建筑。根据生产需要,生产区相邻应配备水、电、暖、排水、排污系统、污物粪便处理设施及病死鸡无害化处理设施等。6、饲养6.1饲养密度0-6周龄,≥100cm2;7-18周龄,≥310cm2;19周龄以上,≥450cm2。6.2温度育雏第一周鸡舍的温度为33℃~35℃,根据气温、鸡的生理机能,以后每周下降1、2℃,至长成产蛋鸡适宜温度控制在15℃~25℃。6.3湿度育雏第一周湿度保持在60%、70%,第二周以后湿度为55%~60%。育成鸡、产蛋期湿度应控制在40%~60%。6.3光照不同日龄需要补充光照的时间。1~3日龄,24h/d;4日龄~6周龄,23—8h/d。7周龄~l7周龄,8h/d。18周龄~24周龄,8—16h/d;25周龄以上,16h/d。4日龄后逐渐减少光照;18周龄后逐渐增加光照。不同日龄需要光照强度。0~1周龄,20lx;2周龄~8周龄,20—10lx;9周龄~17周龄,10lx;18周龄~淘汰,10~20lx。注:1周龄后逐渐减少光照强度。6.4通风通风方式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负压通风法。根据雏鸡、育成鸡、产蛋鸡生理要求、鸡舍工艺特点、季节变化调整通风模式,确定通风量。6.5消毒墙壁使用20%石灰水刷白,鸡舍用2%火碱消毒,还可用0.2%过氧乙酸进行带鸡消毒,器具设备使用0.5%84消毒液消毒。7、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