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游戏教案.docx
上传人:是向****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班语言游戏教案.docx

小班语言游戏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语言游戏教案小班语言游戏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游戏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班语言游戏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谈话了解各种水果的外形特征、颜色等各方面的不同,能够区别开来,能正确说出水果特征。2.通过品尝水果,了解水果的特性、味道等。活动准备:一个装有香蕉、橘子、生梨的篮子,三盘水果(香蕉、橘子、生梨)活动过程:一、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水果朋友,让我们看看都有谁?二、规则。老师通过谜语介绍各种水果,看看小朋友谁猜得准确。同时品尝水果,来比较一下各种水果的区别和联系。三、老师示范。第一个啊,爱穿黄衣裳,身体弯弯象月亮,你们猜是谁啊?待幼儿猜出之后,慢慢拿出香蕉。向幼儿描述:"香蕉的颜色是黄黄的。"然后让幼儿来描述香蕉的形状并提问它长得象什么。(弯弯的.、象小船)四、开展集体活动。1.这个水果宝宝爱穿黄衣裳,脸上长点点,头上梳根长辫子。它是?(等幼儿猜对后拿出水果,提问梨又是什么颜色的,长的怎么样?2.接下来一个呢,黄衣裳、绿衣裳,身体圆圆象灯笼(提问水果颜色、特征。)3.可以品尝水果,再来辨别注意:1.老师引导幼儿用多种词汇来形容水果的特征,这样可以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如香蕉弯弯的象小船、象枕头等)。2.通过品尝,让幼儿结合多种感官来描述水果的特征,并鼓励幼儿大胆地发言。小班语言游戏教案21、认识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学习分辨不同特征,培养思维的严谨性。2、学习续编故事情节,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完整说话的能力。3、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蛋糕失窃案”中小鸭、小鸡、小猫及三种相应的动物脚印图片。(可自己画)2、幼儿脚印图一幅;故事操作卡片每人1套。【活动过程】一、游戏“印脚印”,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玩“印脚印”游戏后,出示鸭、鸡、猫等动物脚印图片,让幼儿知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形状的脚印,并学习分辨它们的特征。(丰富词语:脚印)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故事画面内容,并启发幼儿根据提示续编故事。教师用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图上有谁?为什么它会这么高兴?(幼儿回答后,教师再有表情地讲述图一内容。)丰富词语:蛋糕、可口的。出示图二,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讲到蛋糕没有了一半时,停下引导幼儿观察图画,启发幼儿大胆续编故事情节:“蛋糕怎么没了一半?地下还有许多脚印,这是怎么――回事?”三、教师讲述故事后,幼儿学习完整讲述故事。1、幼儿续编故事后,教师根据幼儿续编的.情况,有表情地把故事完整地讲述一遍。2、幼儿边操作图卡边根据自己的想像练习完整地讲述故事,教师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学习较完整地讲述故事。3、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在集体前,讲述自己续编的故事。四、教师小结。表扬大胆想象和积极发言的幼儿,并教育幼儿凡事都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此外,根据幼儿续编的情况,教育幼儿不拿别人的东西,让幼儿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五、各领域渗透社会:教师根据本班情况,引导幼儿讨论一些事情的对错。通过讨论,让幼儿学习辨别事情的是非,并教育幼儿做事前要先想一想,再去做。教学反思: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小百科:蛋糕(英文名:Cake),是一种古老的西方甜点,一般是由烤箱制作的,蛋糕是用鸡蛋、白糖、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为辅料。经过搅拌、调制、烘烤后制成一种像海绵的点心。小班语言游戏教案3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理解儿歌内容。2、愿意学习儿歌,初步掌握儿歌。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儿歌内容。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图片:云朵,星星,布偶,月亮。音乐:《梦幻曲》2、泡沫座垫每个幼儿一个,一面粘上云朵。3、场景布置:“藏猫猫”的三个家。活动过程:一、玩藏猫猫游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1、老师藏,幼儿找。师:“今天,朱老师要和宝宝们玩藏猫猫的游戏,把眼睛闭起来。”(藏两次,都要露出脚。)师:“你们怎么找到朱老师的啊?”2、幼儿藏,老师找。(教师把眼睛闭起来慢慢数到5,就去找宝宝们。)师:“咦,宝宝们都不见啦,都藏在哪儿呢!我来找找。”二、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儿歌。1、出示月亮、云朵、星星。师:“小耳朵听,这后面有说话声,谁藏在里面呀?”(播放梦幻曲)在宝宝的好奇中掀开布帘,露出月亮、云朵、星星。2、教师边演示边朗诵儿歌《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