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作文专项训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6年高考作文专项训练.doc

2006年高考作文专项训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6年高考作文专项训练.txt------------------------------------------------------------现在的网络真是好啊,3000本的小说都被我全部收藏起来了。大家可以慢慢享受了,也可以自己收藏起来的。废话不多说,看正文吧。------------------------------------------------------------闭塞思路,不会让考生写不出文章来。但话题作文也日益显现出其弊端,那就是高考作文产生了大量的套用文、克隆文,有些得了高分甚至满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考作文失去了信度和公允,也产生了不良的导向。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命题者在命题上加强了限制,提示语更具规范、更科学,再也没有“可以编故事写寓言”等宽泛的要求,就连“文体不限”也改成“文体自选”了;另一方面拟定了更加实用到位的评分细则。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再也不能“扣上话题,信马由缰”。例如2005年海南省高考一考生的作文:勇敢面对不足我们班有一位男生名叫小明,胆小懦弱。在平时他一般都不会主动去跟女同学讲话。要是有女同学跟他说话,他马上就脸红,而且讲话也是结结巴巴的讲不清楚,结果总是闹得让人啼笑不已。所以他很害怕跟女生讲话,看见女生也总是避开。不仅如此,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点名提问,当点到他时,他总是不会站起来而拒答了。就有一次老师又点到了他的名字,他还是老样子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敢动,老师为了锻炼他,叫他站起来,鼓励他站起来说话。谁知道他刚一站起来就颤抖起来了,额头上流下珍珠大的汗粒……后果可想而知——又是弄得大家满堂哄笑。时间过了一年,我们班就出现了一大新闻。新的学年一开始,就看见他——小明,在教室里谈笑自如,毫无畏惧,有的女生一见大吃一惊,故意跑上去跟他搭话。咦,还真神了,他虽然不结结巴巴了,而且还笑嘻嘻地。上课铃响了,我们开始了第一节课,班主任走了进来说:“同学们,今天是刚开学的第一天,在这一节课我们每位同学都轮流上讲台演说和介绍一下自己的暑假。”大家都很积极地上台演说,当轮到小明时,大家都在冷笑:“看看,小明呆会儿不知又要搞什么让我们大笑一场了,嘻嘻!”于是大家都等着看看热闹了。谁知小明不但不发抖,还深有感慨地自述着,这都让我们感到吃惊。小明说:“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过去我很胆小,但是现在我是不是没有这种现象呢?”“为什么呀?”同学们都问。小明又接着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勇敢地面对我自己的不足,我不断地战胜,不断努力的结果。在暑假期间我都在努力地克服,我去社会上打工,开始的时候他们也都笑我,但我不怕他们笑,我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我成功了,同学们!”教室里一片热烈的掌声……是呀,小明的进步真是出人意料,尤其他还有时故意让人笑。他多勇敢。最后他还说他的作为很合乎情理。他成功了!是呀,真是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这个考生是扣上话题,信马由缰,语言也很稚嫩,根本无法来论证表达主旨,显得很低劣。得分:内容15+表达12+发展11=38分。2005年高考失分作文分析二、标新立异内容空洞求新、求变是高考作文所追求的。但若按上年或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思路行文,就是“黄胖夯年糕——吃力不讨好”,这也是作文失分的原因。因为阅卷者大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以前的高考作文非常熟悉,你想“驾轻就熟”——偷懒,那给你的回报就是低分。今年各地高考阅卷中还是发现了此类考生,这些考生拟的题目就是过去考过的,比如“人生的选择”“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些从构思到材料几乎全是上年的高考作文。还有些考生以为创新就是形式新奇古怪,不注重思想深刻,就一味在形式上创新:一会儿总经理日记,一会儿四幕剧,一会儿给联合国写信,一会儿去太空旅行……老舍先生说:“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不是字典辞源里找来的字汇词汇。”这就告诉我们:锤炼思想,是在作文根本处下功夫;思想深刻,才会让人刮目相看。例如2005年河南省高考一考生作文:诚信在河南的某某乡有两位刚毕业的高中生一位叫张小五,另一位叫李小六,两个人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好朋友,今年参加高考,但都没考上。有一天,张小五到李小六家,说在电视上看到有一家工厂要招临时员工,问愿不愿意去。李小六想,在家反正也没工作,不如到外面闯闯,于是两个商量好,准备明天出发。两人来到一化肥厂,经过安排以后,张小五负责送货,李小六负责看仓库。过了一个多月,李小六也调到了送货的位置,两个人都特别的能干,经常受到厂长的夸奖,两个人心里都很高兴。没过几天,厂长说给他俩涨工资,两个人越发的高兴,决定好好干。可是有一天,李小六送完货,准备回住地,路过厂长的办公室时,听到厂长和一位广东商人在通电话,厂长好像说,准备把他和张小五其中的一位调到广东,说要选一个能干、吃苦、又送货准时的人去广东。李小六回到住地,躺在床上整整一夜都没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