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着色乳浊玻璃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的任务书.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离子着色乳浊玻璃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的任务书.docx

离子着色乳浊玻璃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的任务书.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离子着色乳浊玻璃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的任务书任务书题目:离子着色乳浊玻璃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一、研究背景离子着色测量是从材料吸收和发射光谱中直接确定材料中色心浓度和属性的一种方法。乳浊玻璃是一种离子着色材料,它是由一种或多种离子着色剂在熔融玻璃中制成的。乳浊玻璃广泛用于建筑,装饰艺术,照明等领域。在不同颜色的乳浊玻璃中,离子着色成分的种类和浓度是不同的,这些离子着色成分对乳浊玻璃的颜色、透光度、耐腐蚀性、耐热性、耐光性等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对离子着色乳浊玻璃的组成、结构与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材料科学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二、研究内容1.瞭解乳浊玻璃制备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建立乳浊玻璃的物理、化学和光学测试方法和分析技术,研究乳浊玻璃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2.探究不同离子着色成分对乳浊玻璃颜色的影响机理,分析离子着色成分的类型、浓度、分布和稳定性,研究其对乳浊玻璃光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3.通过XRD、SEM、TEM、UV-Vis、XPS等手段,研究离子着色乳浊玻璃中的化学元素、结构组成和能带结构等,分析其与材料性能的关联。三、研究目标1.掌握离子着色乳浊玻璃的制备工艺,并熟练运用乳浊玻璃的物理、化学和光学测试方法和分析技术。2.研究离子着色成分对乳浊玻璃颜色、透光度、耐腐蚀性、耐热性、耐光性等性能的影响机理,探究其内在规律。3.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深入研究离子着色乳浊玻璃的化学元素、结构组成和能带结构等,揭示这些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联。四、研究方法和步骤1.实验部分(1)制备不同颜色的离子着色乳浊玻璃,并测定其透过率和折射率;(2)通过XRD、SEM、TEM、UV-Vis、XPS等手段,分析离子着色乳浊玻璃中的化学元素、结构组成和能带结构等;2.理论分析部分(1)对离子着色乳浊玻璃中的化学元素、结构组成和能带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其与材料性能的关联;(2)探究离子着色成分对乳浊玻璃颜色、透光度、耐腐蚀性、耐热性、耐光性等性能的影响机理。五、预期成果1.建立离子着色乳浊玻璃的制备工艺和物理、化学、光学测试方法和分析技术;2.深入研究离子着色乳浊玻璃中的化学元素、结构组成、能带结构等,探究这些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联;3.阐明离子着色成分对乳浊玻璃颜色、透光度、耐腐蚀性、耐热性、耐光性等性能的影响机理,为乳浊玻璃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六、研究周期和预算1.研究周期:两年;2.经费预算:100万元。七、参考文献[1]FrandsenC.,LarsenK.B.,BrownG.E.,etal.QuantitativemodelingofcrystalfieldsplittingofTi(IV)inglassesfromopticalspectraandextendedX-rayabsorptionfinestructure.ChemistryofMaterials,2008,20(14):4600-4609.[2]HelmyA.S.Spectroscopyofglassforphotonicdevices.JournalofPhysicsD:AppliedPhysics,2009,42(23):233001.[3]SasakiT.,YoshikawaA.Opticalabsorptionedgeandcolorationmechanismsofrare-earth(RE)ionsinoxideglasses:Areview.JournalofNon-CrystallineSolids,2011,357(13):2485-2491.[4]TanabeS.,TeshimaK.,YoshidaT.,etal.Crystal-fieldtheoryandopticalspectraof3dtransition-metalionsinsilicateandaluminosilicatecrystallinematerials.JournalofNon-CrystallineSolids,2008,354(19-25):2389-2395.[5]WuH.,LiF.,XiaX.,etal.Synthesis,properties,andapplicationsofnanosizedionicporousmaterials.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2012,22(12):5269-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