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GP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1.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17.8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八章 GP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1.ppt

第八章GP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章GP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第八章GP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主要内容8.1GPS测量的技术设计8.1.GPS测量的技术设计8.1.1GPS网技术设计的依据GPS测量规范测量任务书GPS网技术设计的依据一.GPS测量精度标准及分类2.用于城市或工程的GPS控制网精度3.各等级GPS相邻点间弦长精度公式:8.1.2.2GPS点的密度标准8.1.3GPS网的基准设计8.1.3GPS网的基准设计8.1.3GPS网的基准设计8.1.4GPS网构成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二.GPS网特征条件的计算三.GPS网同步图形构成及独立边的选择8.1.4GPS网构成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8.1.4GPS网构成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4.探测观测结果中的粗差8.1.5GPS网的图形设计一.点连式二.边连式相邻同步图形间有两个以上的公共点相连,需要4台以上的接收机。几何强度和可靠性指标相当高,但耗费多。点连式和边连式有机结合既能保证网的几何强度,又能减少外业工作量。五.三角锁六.导线网形连接七.星形布设在实际布网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原则8.2.GPS测量的外业准备及技术设计书编写8.2.2资料收集8.2.3设备、器材筹备及人员组织8.2.4拟订外业观测计划(1)8.2.4拟订外业观测计划(2)8.2.5设计GPS网与地面网的联测方案8.2.6GPS接收机选型及检验8.2.6.2GPS接收机检验1.原理:采用“功率分配器”,将同一天线输出信号分成功率、相位相同的两路或多路信号送到接收机,将观测数据进行双差处理求得坐标增量,检验固有误差A.用零基线检验接收机内部噪声水平(续)A.用零基线检验接收机内部噪声水平(续)B.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检验C.仪器的高低温实验D.光学对中器的检验8.2.7技术设计书编写8.2.8GPS卫星可见性预报示例8.3.GPS测量的外业实施8.3.1选点8.3.1选点(续)8.3.2标志埋设8.3.3观测工作一.依据的主要技术指标(续)二.天线安置三.开机观测6)特别注意供电情况7)仪器高始、末各量测一次8)观测过程中不要靠近接收机使用无线电设备,雷雨天9)每个测站的任务全部完成后方可迁站10)观测中随时查看仪器内存和硬盘容量,及时转存数据8.3.3.4观测记录观测记录测量手簿观测记录—其它8.4.GPS测量的作业模式经典静态定位快速静态定位准动态定位8.4.1经典静态定位8.4.1经典静态定位(续)8.4.2快速静态定位8.4.2快速静态定位(续)8.4.3准动态定位8.4.3准动态定位(续)8.4.4往返式重复设站往返式重复设站(续)8.4.4往返式重复设站(续)8.4.5动态定位8.4.5动态定位(续)1.如果不与数据传输系统结合,定位结果均需通过观测数据的测后处理而获得。2.无法实时给出定位结果,以及实时检核。3.解决措施:-延长观测时间,获取多余观测量。8.4.6实时动态测量8.4.6实时动态测量(续)实时动态测量(续)实时动态测量的作业模式快速静态测量准动态测量动态测量8.5.数据预处理及观测成果的质量检核8.5.1.1数据预处理软件及选择8.5.1.2基线解算(数据预处理)2.数据预处理的基本内容8.5.1.3基线解算中应注意的问题8.5.1.3基线解算中应注意的问题(续)8.5.2观测成果的外业检核8.5.2.1每个时段同步观测数据的检核8.5.2.2重复观测边的检核8.5.2.3同步观测环检核3.三边同步环中第三边处理结果与前两边的代数和之差应小于下列数值:4.1)四站以上的同步环,应检查一切可能的环闭合差2)所有闭合环的分量闭合差不应大于3)环闭合差:8.5.2.4异步观测环检核8.5.3野外返工8.5.3野外返工(续)8.5.4GPS网平差处理8.6技术总结与上交资料8.6.1技术总结1.测量任务书与专业设计书2.点之记、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3.卫星可见性预报表和观测计划4.外业观测记录、测量手簿5.接收设备、气象及其它仪器的检验资料6.外业观测数据质量分析及野外检核计算资料7.数据加工处理中生成的文件、资料和成果表8.GPS网展点图9.技术总结和成果验收报告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