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和适应新常态.docx
上传人:宏硕****mo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正确理解和适应新常态.docx

正确理解和适应新常态.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正确理解和适应新常态正确理解和适应新常态在提及新常态时有一个前置条件,那就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或“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就是说,中央作出新常态的判断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表现出来的新特征进行研判的基础上作出的。对新阶段性特征的理解直接影响对新常态的认识,笔者认为,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在近期表现出一些迥异于以往的阶段性特征。1.增长速度进入新区间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增长,但从2011年开始增长速度出现连续下滑,从2015年的10.4%下滑到2015年的7.7%。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再回落到7.4%,大家开始意识到经济增速的滑落可能是一种持续态势,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2.需求结构出现新变化,消费推动力增强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52.4%。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2012年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比投资高出1.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消费贡献率继续攀升,高达54.4%,比投资贡献率高出5.9个百分点。3.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经济呈现服务化态势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速继续高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6.6%,比第二产业高出0.6个百分点。服务业可能正在进入弯道超速时期,其更快发展将给经济带来重大变化,包括增长速度,但经济稳定性增强,对外依赖性降低,居民收入增加,就业吸纳能力提高等。4.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提升,一改长期以来高增长低就业格局近些年虽然经济增速下滑,但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却持续扩大,从2015年的1102万人持续增加到2011年的1310万人,单位gdp增速的新增就业人数从120万人增加到170万人。就业吸纳能力的提升与产业结构的变动不无关系,服务业开始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为38.5%,比第二产业高出8.4个百分点。5.重化工业低迷,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长期以来高歌猛进的重化工业遭遇重创,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化工等行业或出现产能过剩,或出现价格下跌、利润下滑。相比较而言,以高端制造、互联网、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等丝毫不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加速发展。同样的宏观环境下,重化工业和新兴产业呈现冰火两重天。6.出口低位增长,外部失衡缓解加入wto后,我国出口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速度增长,金融危机后出口趋势性滑落,今年更进入个位数低速增长,未来出口将告别高增长,进入低位增长时代。近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例也一路下降,2015年该比例高达10%以上,2015年下降到4%,2015年则为2.1%。国际经常项目差额控制在gdp4%以内视为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指标,这意味着我国持续多年的外部失衡已经迅速改善。7.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城乡关系更趋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扩大,转折点出现在2015年,当年城乡收入差距从2015年的3.33倍缩小至3.23倍,随后逐年下降,2015年缩小至3.03倍。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2.77倍,继续缩小。随着居民户籍制度改革、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城乡关系将进一步协调。8.民众需求变化更加多元当前我国已成功跻身中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始从单纯的物质需要转向多元,更加注重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的品质提升。新常态的新内涵“新常态”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意指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缓慢而痛苦的低增长过程。中央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对其进行了新的定义,意指我国经济发展在新阶段呈现的一种崭新的而且将持续一段时间的发展态势。综合近两年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特征、新思路、新做法,笔者认为可从6个方面理解新常态。1.速度新常态经济进入增速换档期,正在逐步过渡到新的均衡增长区间,目前来看,大家认为这个区间的中轴线可能在7%左右,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经济规律自我作用的结果,是我国潜在增长率自然下滑的结果,也是各种资源和环境约束所决定的。二是各种问题的解决仍需经济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我国完全有能力在5-10年内将经济增速保持在7%左右。改革红利、技术红利、人才红利将成为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衰减后接力推动增长的强大力量,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和互动发展也将是巨大推力,区域差异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腾挪空间。2.管理新常态在经济管理中,更加强调党的领导作用和党对经济工作的方向把控和重大决策。在以往,季度经济形势的研究部署基本由国务院常务会作出,政治局一般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