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测试(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Do****76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测试(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测试(三)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周末线上测试(三)(满分150分共30题每小题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题,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产生于公元前2世纪的《礼记·乐记》,以儒家思想为主,同时吸收道家与法家思想,是出界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也是最早论述礼乐教化即美育的论著。《乐记》及其礼乐教化理论,以‚礼乐交融‛为其东方特色,以‚正声‛‚德音‛为其艺术诉求,以‚天人合ー"为其文化理念,明显区別于西方的美育观念,彰显光彩照人的中国精神,这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在文化艺术特别是美学与美育上的成熟与伟大,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礼记》记载,当年周公通过制礼作乐而治理国家、统一天下。中国古代的‚礼‛起源于宗教祭祀之礼仪,发展为政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交往之人文礼仪等;‚乐‛是乐舞歌诗的总称。礼乐教化是一种集政治、道德与审美为一体的整体性教育,充分体現中国传统文化关联性的特点,相异于西方文化区分性的特点,强调发挥礼乐刑政交融互补的综合性治理作用。礼乐教化还可以发特有的和合父子君臣族长乡里的团结教育作用,还有感染熏陶、移风易俗之用,所谓‚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总之,礼乐教化在传统社会中充分发挥交融性与綜合性作用,是治国之重器。《乐记》言:‚乐者,通伦理者也。‛儒家学説认为乐与道德相通,乐音是人与禽兽的区别,而対整体音乐的理解则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礼乐教化之乐教包含乐德、乐语与乐舞等部分,所谓‚乐德‛指‚中、和、祗、庸、孝、友‛等德性的核心内涵,是乐教最重要的成分。礼乐教化最重要的目的是弘扬德音与正声,抛弃溺乐与溺音。《乐记》说:‚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之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又说:‚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恩礼,不接心术。‛这里将正声与德音提到‚纪纲既正,天下大定‛的政治高度,将奸声与淫乐视作扰乱思想与破坏心术的负面现象。礼乐教化涵养德性的精神需要提倡与继承,以纠正重利益而轻道德的价值倾向。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有其独特意蕴与魅力。《乐记》阐明礼乐与天地宇宙相应相和的特点,从而带来四海之内自然宇宙与人类社会合敬同爱的结果,充分强调礼乐教化沟通天地人的巨大作用。《乐记》还阐述礼乐教化所形成的一种礼乐交融、天地相合、阴阳相得、万物繁茂的生命之美,诚如《周易》所言‚生生之谓大德也‛。这种生命美学体现于中国传统艺术与传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乐记》还强调礼乐教化与亲和天地的关系,诚如《中庸》所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万物一体。这些美育观念不同于西方古代的人类中心论,具有重要思想价值。中华美育历经几千年历史,滋养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需要立足中华文化立场,继承其精华,扬弃其糟粕,发扬其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力量,建设新时代美育精神。(摘编自曾繁仁《珍视并发扬中华优秀美育传统—从<礼记·乐记>美育思想谈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记》以儒家思想为主,认为礼乐教化即美育,将‚正声‛与‚德音‛提到治国的高度,又强调了礼乐教化与亲和天地的关系。B.礼乐教化在传统社会中发挥着交融性与综合性的作用,体现了传统文化关联性特点,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弘扬德音与正声。C.乐包括乐舞歌诗,儒家学说认为其与伦理道德相通,有教化作用,都可以改善人心,乐音可以区别人与禽兽,乐教最重要的部分是乐德。D.生命美学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包含礼乐交融、天地相合、阴阳相得等内容,体现在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首段直接指出美学论著《乐记》的历史地位、内容特性、价值意义。B.文章主体内容分别论证了中华美育是家国天下的教育、涵养德性的教育和天人相和的教育。C.全文依次通过中西方类育观念的对比来突出中华美育的三个特点,强调中华美育的成熟与伟大。D.文中引用《周易》《中庸》里的话,是补充论证《乐记》中中华美育‚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与只是一种礼仪规范的礼不同,礼乐教化是一种融合了政治、文化和教育的制度,具有综合治理、团结人心、移风易俗等作用。B.如果发挥好礼乐教化政治、道德和审美的教育功能,与刑政交融互补综合治理,能有效地纠正重利益而轻道德的倾向。C.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指自然宇宙与人类社会是合敬同爱的,所以天地与礼乐是相应相合的,礼乐教化能沟通天地人。D.中华美育传承几千年,是今天我们美育工作的宝贵财富,需要全面继承,并发扬其民族文化力量,建设新时代的美育精神。(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