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而不得的法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爱而不得的法学.doc

我爱而不得的法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爱而不得的法学刘小群09国税许多中国人的行为,其实是有两套系统的。比方说他既推崇“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却也信奉“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比方说人们常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挂在嘴边,却也经常高喊着“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又比如说一边宣扬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另一边又嘀咕着“大丈夫能屈能伸”;还比如说我,一方面四处宣扬着“我是真的真的很喜欢法律!”,另一方面却从未真正为法律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这几条我大概只做到了最后一条。为什么是“我爱而不得的法学”呢?那就来说说这三年来我与法学的种种擦肩而过,种种失之交臂吧。时间追溯到三年前的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老师们、家长们都想让我报财经专业,还大尾巴狼似的问:“孩子你想读什么专业呀?”我答:“法学或外语。”然后他们一个个轮番上阵,一个个语重心长,苦口婆心——“法学啊,现在学法的人那么多,以后不好找工作!外语啊,一个女孩子去学外语太没特色了!还是去学财经吧!财经多好呀……(以下省略大伙儿都懂的一万字)”。还有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是,我们家仨孩子读大学,哥哥和姐姐分别读的法学和管理,我爸就寻思着一个“经管法”全方面发展,只差一个“经”需要我来填补空白了。噼里啪啦一大堆集体轰炸了我半个月,最终的结果——以我正在这所号称中国财经黄埔的高校就读第三年的税务专业这一事实充分有力地说明了——我与法学的第一次失之交臂,是我对中国传统家长制的妥协,是我对先辈们经验主义的盲从导致的。我与法学的第二次、第三次失之交臂都发生在两年前的大一。还没进大学的时候就想着这大学四年可得好好搞经济了,钻税务了,可一进大学才发现——嘿,咱学校还有法学院!噌噌噌,我又打着学法的主意,到处敲锣打鼓高喊着“我爱法学!”“我要学法!”“学法懂法,人人有责!”寻思着转专业,但是,你懂的——这一操作没有成功。理论上不可行,我爹妈要是知道我自个儿随便地就偏离了他们给我设定的轨道真的会提着菜刀杀来北京;实践上不可行,因为我个人的学术不精,没有达到转专业的学分条件,只得作罢。可是,还有一句话叫“天无绝人之路”。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选修了经济法,真的很喜欢这门课和讲这课的老师,后来证明了付出就有回报,这门课给了我大学生涯中的第一个A。正好五月份的时候学校又张罗着让大一新生辅修双学位,除了金融和会计可以选择外还有一个法学双修,前提是申请双修法学的人数达到开班标准。我就兴冲冲地写了个申请,发了封邮件,等啊等,(我刚刚特意去邮箱查看了一下原邮件)直到2010年08月31日15:52(星期二)了才收到意料之中的回信——“同学你好!首先感谢你对法学院的支持……很遗憾地告诉你,因为人数未达到开课要求,我们的法学双修课无法开展。谢谢。再见。”哎,这就是我与法学又一次和再一次错过的前因后果了。这两次虽然更大程度地是因为客观原因、外部条件、后天不足的因素造成的。好吧,经过上面三次的打击,我对法学也趋于冷静了些,哎,学不了就学不了吧,反正俺哥是学法的,咱不懂法可以有个人咨询啊!再说了咱老老实实做人,安安分分生活,勤勤恳恳做事,整个一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犯不了法律什么事儿。一直到一个多月前,第四个“悲剧”发生了。这期间我经历了一系列的法学界励志事件:一位嫡系学姐考上人大的法硕研究生、我哥通过了2010年司法考试、我一表哥考公务员进了人民法院工作等等。我的那颗为法学蠢蠢欲动的心啊,终于在一个多月前听到另一位嫡系学姐报考的是北大法律专硕时再也按捺不住,呯呯呯,又出来兴风作浪了——我又叫嚣着“我要考法硕法硕!”“我要考法硕法硕!”为此我积极奔走啊!找到现在清华读法学的高中同学了解这一专业的学习强度、就业前景,去本部找学姐询问跨专业考法硕的难度、所需准备,上网查询众多研友对法硕的看法、考法硕的心得,和家里商议、找前辈谈话……最后的结论是——难度大,法硕除了政治和英语,还要考综合基础课(含宪法、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法制史)和专业基础课(含民法学、刑法学),加上习题两大本厚厚的近两千页的书本,以我的脑瓜子和我考注会的经验,考上的希望渺茫;就业前景堪忧,全国范围的法律人才过剩,而且法律学子找工作的难度由低到高依次是男本科、男硕士、女本科、女硕士,如果我读法硕的话将会成为就业最困难的那个群体;备考过程艰苦,且不论要重新学习的知识量巨大,一个最为关键的情感因素是找不到合适的研友,没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这注定了是一个人的战斗。综上,我对法硕高涨饱满的热情在前后一个礼拜的时间里速生、速灭——这就是我与法学的第四次错过了,缘于我个人意志的不坚定、外界情感的不支持、客观事实的不完备。顺带说一句,我这个学期选修了行政法,在我们班只有个位数的同学选修的情况下,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小小的补偿吧。不管怎么样,我仍要厚颜无耻地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