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港口镇大南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山市港口镇大南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中山市港口镇大南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0-2021学年中山市港口镇大南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多细胞生物要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C.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构成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如图中的a、b、c、d分别代表人体内的四种大分子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c的种类61种,只含三个碱基,分子量比b小得多B.b、c、d的合成离不开化合物a,这四种大分子化合物的主要合成场所相同C.b、c、d三种化合物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器中D.a、b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四种不同的化合物,四种相同的化合物3.某自花授粉的植物中,紫花与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高茎与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让紫花高茎植株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得到F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观察F的表现型即可判定紫花与白花的显隐性关系1B.通过观察F的表现型能够判定茎秆高度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1C.若F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1:1:l,则亲本双方中必有一方为隐性纯合子1D.若亲本均为纯合子,据F自交结果可判定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l4.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分,肠腺能够分泌多种消化酶,进一步分解糖、脂肪、蛋白质等,同时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肠腺分泌的消化酶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B.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的细胞膜由单层磷脂分子组成C.小肠绒毛吸收糖类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D.消化液的分泌过程也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由基因调控的B.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核的体积增大C.细胞癌变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染色体上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D.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6.用15N标记下列三种物质(数字所在的部位),能标记的一组是()A.③③③B.③③③C.③③③D.③③③7.已知芦花鸡基因B在性染色体上(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对非芦花鸡基因b是显性,为了尽早而准确地知道小鸡的性别,应选用()A.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交配B.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C.非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D.非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交配8.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友病、猫叫综合征和先天性愚型都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体的任何时期,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大肠杆菌不能发生基因重组,但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9.下列与生活相联系的生物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过多摄入有益无害B.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虽然受到严格限制,但不具甜味的米饭、馒头等可随意食用C.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水,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D.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不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难消化10.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种氨基酸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B.血红蛋白的多肽链合成后即具有生物学功能C.蛋白质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部分蛋白质可以调节细胞生命活动11.图甲中a部位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接头(突触的一种),图乙是a部位的放大图乙酰胆碱(Ach)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起肌肉收缩。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e处给予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图乙中的Ach与Ach受体结合后,会引起肌细胞快速吸收Na+,从而使肌肉收缩C.图甲中的腓肠肌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刺激e引起f的收缩是非条件反射D.图乙中的Ach与Ach受体结合后,正常情况下Ach会被灭活或被突触前膜回收12.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如图为该病毒的致病机理。有一小部分人因其CCR5基因突变,对艾滋病有很好的抵抗力。而多项研究相继表明CCR5蛋白会与名为β﹣趋化因子的蛋白相互作用,在体内对登革热、西尼罗病毒等产生免疫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