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10月阶段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英瑞****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10月阶段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10月阶段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南大学附中高2025届高二上阶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023年10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时期,玉器不仅是权力的载体,而且也被赋予了永生功能。春秋时期,“以玉比德”的观念和“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佩玉风尚逐渐形成。这表明从商到春秋()A.传统审美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B.旧有政治体制逐渐崩溃C.佩玉观念已走向社会伦理层面D.儒家仁义思想广泛传播【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商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商到春秋,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玉逐渐被“人格化”和“道德化”,成为君子修身、言行的参照和规范道德品行的重要标准,这表明佩玉观念已走向社会伦理层面,C项正确;关于玉的内涵,春秋时期的观念风尚是对商代玉器功能的进一步深化,这并不能证明传统审美标准发生巨大变化,排除A项;商代的政治体制在周代就发生了大的转变,春秋时期崩坏的是西周的宗法分封等级政治体制,而且材料主旨与政治体制变化并无关联,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仁义思想,且儒家产生于春秋末期,排除D项。故选C项。2.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至东汉后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刘焉上书认为天下无法安定,原因在于刺史权力太轻,朝廷于是改部分资深刺史为州牧,至此刺史(州牧)开始成为一州的军政长官,正式跃升为长吏、太守的上级,“州”开始正式作为行政区出现。东汉后期由于中央朝廷的持续衰弱,原本的“十三州”监察区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而其行政长官虽名义上仍由皇帝任免,但实际上已经脱离朝廷掌控,州刺史和州牧权力大增,对郡、县两级管理拥有绝对的管辖权。所以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排除A项;东汉后期各州刺史、州牧开始正式划地自治,全面掌握辖区内军政财大权,而朝廷对此已经无能为力,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排除C项;材料此举增强了地方州长官的权力,弱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故选B项。3.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琅琊王氏在书法领域名家辈出,王导、王敦、王旷皆善书,至王羲之成为集大成者。王羲之七子,也多为名家;后世有书名者达数十人,最终形成了琅琊王氏书系,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士族文化垄断式积累B.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C.齐鲁儒家文化的传承D.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琅琊王氏为士族门阀的代表之一,士族门阀在文化传承中以“家传”为主,琅琊王氏家族在经历了百年的文化积累后,在东晋初年达到鼎盛。“王与马,共天下”所带来的政治地位提升,也使其家族文化积累达到高峰,士族文化垄断式积累为琅琊王氏书系的产生提供了文化基础和物质保证,A项正确;材料信息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和江南地区经济开发无关,排除B、D两项;琅琊王氏书系是建立在齐鲁儒家文化深厚的积淀之上,但其主要传承是家族的代代相传,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A项。4.唐朝后期的皇帝不再定期与群臣商讨政策,反而越来越依靠集贤院和翰林院的年轻的低级官员来起草文件和拟定政令,还开始使用宦官做他的私人代理以绕过正规的行政手续。这反映出当时()A.宦官制衡皇权统治B.中央制度形同虚设C.官员选任注重才能D.中枢体制发生异变【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分析题干信息,唐朝前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宰相享有很大的权力,唐朝后期的皇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不再定期与群臣商讨政策,而是依靠年轻的低级官员来草拟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