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校主题活动方案学校主题活动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校主题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学校主题活动方案1为迎接20xx年新年到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学校将于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份举行某中学迎新系列活动。请各年级各班级精心组织、充分准备。现将有关活动及事项通知如下:一、成立小组(1)成立学校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执行小组):(2)成立艺术指导小组:组长:成员:(3)后勤保障组:(4)安全保卫组:(5)宣传组(拍照、摄像):二、举办第十三届“诚毅杯”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暨迎新春诗词朗诵会。1,负责人:2,时间:初中12月28日(周五)下午,高中12月29日(周六)上午3,地点:某中学高中、初中田径场4,具体事项看附后的通知。三、学生才艺表演。参加对象:初一年至高三年。负责人:;时间:初中12月28日(周五)下午,高中29日(周六)上午。节目的具体要求:1,各班级要积极发动学生,自己编排节目。2,学生自荐的节目,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各班级和年段要认真审查。学生自荐节目报团委学生会。3,学生自荐节目,由校学生会组织初选赛,初、高中初选时间自定(可请音美组老师作为评委)。入围节目于12月19日(周三)前统一报送给德育处老师。入围节}目,由老师负责编排。四、迎新游园活动。参加对象:初一年至高三年。具体事项及要求:1,校团委负责组织人员进行迎新游园活动的安排及布置。2,各年段各班级要积极配合校团委的安排负责人:时间:初中12月28日(周五)下午,高中29日(周六)上午五、春联迎新设计书写比赛。参加对象:初一年至高三年。具体事项及要求:1,各班级要积极发动学生,让学生自己编撰和书写春联。(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评资格)2,春联的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贴近学生生活。3,在12月27日(周四)前,春联须张贴在各自的班级教室门口两侧。4,于12月24日(周一)前以年级为单位将各班春联以word文档(电子稿)送至团委办公室。校团委将组织人员进行拍照和评比。负责人:时间:12月27日(周四)地点:各年段各班级注:张贴春联时,应使用透明胶布。六、灯笼迎新手艺展示。参加对象:初一年至高二年(高三毕业班除外)。具体事项及要求:1、为了营造温馨的气氛,要求每班制作至少5个灯笼,并于12月28日(周五)上午,将灯笼挂到初中、高中的大操场指定位置,团委、学生会将派人进行灯笼评比。2,制作的灯笼,要表现出热闹喜庆的气氛,要体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负责人:时间:12月28日(周五)七、全校迎新书画展比赛(画校主嘉庚先生像或某中学校园特色景观)。参加对象:初一年至高二年(高三毕业班除外)。负责人:1,具体事宜由美术组负责。2,在12月27日(周四)前,获奖作品分别在初中、高中校区展示。八、迎新年篮球赛1.参加对象:教工队、高三年学生队2.时间、地点:12月23(周二)下午第3节高中新校区九、其它:总务处负责的相关事宜(负责人:):1.12月23日(周二)上午,在高中新校区悬挂横幅“某中学迎新年师生篮球赛”。2.12月27日(周四),在初中、高中大操场的指定位置,牵2条铁丝线,用于悬挂灯笼,举行灯笼展。3.12月28日(周五)上午,初中、高中大操场四周、主席台两侧需插彩旗。4.12月28日(周五)上午,初中、高中主席台需摆放鲜花,悬挂标语。5.初中28日(周五)上午,安排12位的评审席(桌椅),摆放在初中大操场旗杆和跑道间;高中28日(周五)下午,安排12位的评审席(桌椅),摆放在高中大操场旗杆和跑道间。学校主题活动方案2为认真落实《关于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与改进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经调研,在我校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家庭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二、活动目的通过家庭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提升广大家长文明素养,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凝聚家校社文明礼仪共育合力,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三、活动内容(一)宣传文明礼仪知识,营造文明礼仪教育氛围依托国际家庭日,组织开展以“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宣传现代礼仪知识和礼仪文化,突出以未成年人为教育主体的“八礼四仪”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内涵。坚持将宣传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广泛宣传具有时代精神的`礼仪知识和礼仪文化,营造浓厚的文明礼仪教育宣传氛围。以家长学校网上课程为依托,对家长进行“家长文明素养”、“家庭文明礼仪教育”和“文明家庭建设”等课程培训,丰富家长文明礼仪知识,增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