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试题.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8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试题.pdf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试题.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第1题德育中的劳动教育,最有效的教育目标底线是A.自己的事自己干B.家里的事儿帮着干C.集体的工作抢着干D.社会的事热情干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第2题一位优秀的重点高中学生,在即将上课时,不小心将老师的电脑从桌上碰跌下地面,造成电脑屏幕与主机间连接处断裂,电脑死机黑屏。那位学生说了一声“对不起!”,就上课去了。老师只好临时放弃使用电脑,凑合着上课。一个上午过去了,那位学生没有找老师。这种情况,表明该学生缺失的是主要是A.胆量,不敢面对错误B.不懂得损坏东西要赔的道理C.法律观念淡薄D.缺乏责任感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3.第3题从学生的个性上说,对于自卑感较强的学生,班主任首要的是要A.委以具体工作,并提出严格要求B.善于发现和肯定他的优点,使之培养和树立自尊和自信心C.采取措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D.与家长沟通,请家长改变家教方式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4.第4题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状况下,在班级中品行有不良表现,或品行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暂时落后的学生A.正常心理B.生理缺陷C.正常生理D.智力失常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5.第5题课间操刚结束,高一某班学生张强和汪波打了起来,被值周老师带到班主任处。此时,班主任该如何处理?指出下列措施中最不恰当的一项A.马上打电话请家长来校B.认真查验两位学生有无受伤C.对学生进行询问、教育D.向值周老师或主管领导汇报情况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6.第6题下列表达中,最不恰当的是()A.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总参谋B.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组织者C.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D.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建设者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7题下列教育行为中,恰当的是A.对有恋爱行为的学生教育无效后,向家长报告,寻求教育协助B.学生违反学校规定使用手机,班主任把它没收C.某学生常常旷课,班主任向上级及家长反映多次了,这学生仍然没有根本改正,这两天又没有到校,考勤员问班主任怎么办,班主任说:我都说了,他不来就算了,你把他记作旷课就D.一学生做广播操不认真,散操时,班主任宣布:罚做20个俯卧撑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8.第8题唤醒学生的责任感的常用思路是A.原谅错误B.表扬优点C.关心学生D.信任学生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9.第16题要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表扬需A.随时随地B.坚持每天表扬C.注意全面表扬,不要忽略一些人D.把握时机和实事求是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0.第19题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对教育工作的职业责任感B.奉献精神C.对学生的爱D.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1.第20题在进行班级工作总结时,如果班主任选择的典型学生确实值得表扬和学习,但却为其他学生所不容,这时,班主任应当()A.坚持树为典型B.认真做学生工作,树为典型C.不把典型强加给学生D.发动学生讨论,进行宣传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2.第29题教育的本质意义是A.传授知识B.培养思维能力C.提高综合素质D.给人做人良知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3.第43题中学实行班干部轮换制的本质意义是A.锻炼工作能力B.培养服务精神C.提高合作、协调能力D.培养自主精神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47.0此题得分:47.014.第44题班主任必须具备许多优秀的素质,其中()是班主任职业道德规范的最根本的要求A.责任意识B.创新意识C.专业意识D.集体意识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5.第45题为了抓好班级纪律,班主任应实行A.组建班委会B.培养正确舆论C.先“专政”后民主D.转换自身角色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6.第46题通过_______向学生进行教育,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A.思想品德课B.各科教学C.校会和班会D.少先队活动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7.第47题教师上课过程中,一位调皮的学生老在违纪打闹,弄得旁边同学都很难专心听课。这位老师气得大声说:“你给我出去!”见那学生不出去,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