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反复的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对课文的思考、想法在加深,教学理念在变化,教学设计也随之改进。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彼此的对话中鲜而易见。在第一次试教中,我一直把抓人物性格作为学习的主线,反复朗读对话的过程中加深对陶罐和铁罐的印象。于是,大家对铁罐的傲慢、轻蔑、恼怒很感兴趣,他们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动作、语气,把盛气凌人的铁罐表现地活灵活现。而对谦虚温和的陶罐,大家则表现得不温不火。因而整堂课的反面人物形象过于强调,突出了铁罐而忽略了陶罐,轻重倒置,难怪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时候都选择铁罐。这都是一味感受傲慢、轻蔑与恼怒的结果,其实这些词语都是我们生活中贬义词,只是帮助体会人物性格,无须过分强调,陶罐才是一个正面的,让学生有价值去体悟的人物形象。在课后,经过反复的思考和老师的帮助下,我认识到应该让学生感悟人物性格为主线,整堂课以分析朗读为主。不论是对于铁罐的话,还是陶罐的话,我先是让他们读通,接着找一找神态的词语,最后读好这样一步步来设计的。在铁罐的话中我主要抓住恼怒一词,如,接着他变得(恼怒)了,谁来读?“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实际上是说,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这就是恼怒的铁罐,看图看看他的神态怎样?让我们学着铁罐的样一起来读读。在指导陶罐的话中,我主要抓住谦虚、懦弱、争辩等重点词,特别是争辩,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同学们,铁罐说陶罐懦弱,其实在说陶罐怎样?陶罐同意这种看法吗?他认为(再说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跟铁罐比呢?)同学们,像这样,认为别人的观点不全对,亮出自己的看法,叫(争辩)。出示幻灯片,你能用争辩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始终想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但是在课件出示对话部分,我把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的内容,让学生找出神态词语,告诉学生该怎么读,原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模仿课件上的语气和老师的提示,更快、更好地读出人物语气,但是这样急于发挥语文工具性的做法,却起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让学生失去了在对话中亲身感悟的经历,如果这里我能创设情境,学生会兴趣盎然,感受也会深刻。另外,我一直想着这一课教学任务完不成,于是,我加快速度赶,结果,忽视了学生,导致有几个环节匆匆而过,学生感悟不深。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的经历中,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与遗憾,但是我所学到的经验都是我今后教学生涯宝贵的财富。作为新课程教师的我,还要不断刻苦钻研,看更多,听更多,想更多,在永不停歇的学习中充实自己。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篇2《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三点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纯粹的分析,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陶罐和铁罐两个事物在很成一段时之间,二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很有趣,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如果单纯地采用分析讲解的方法,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也使有趣的故事不可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阅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同时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学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轻蔑”的神气、“恼怒”这些词语;在理解这些词语之后,学生再读句子,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让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学生先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教师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色,成了他们的舞台。在上述画、说、演的基础上,我抓住时机出示“思考练习”的问题: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先引导学生对比陶罐和铁罐最终的结局,学生能很快找出,铁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而陶罐却依旧“光洁、朴素、美观”。并说一说是不是喜欢陶罐,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学生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