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物理高考2025年仿真试题及答案指导.docx
上传人:18****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K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贵州省物理高考2025年仿真试题及答案指导.docx

贵州省物理高考2025年仿真试题及答案指导.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贵州省物理高考仿真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4t+2t2,其中x的单位是米(m),时间t的单位是秒(s)。求该质点在t=2s时刻的速度,并判断其运动方向。A.8m/s,向正方向运动B.12m/s,向正方向运动C.8m/s,向负方向运动D.12m/s,向负方向运动答案:A.8m/s,向正方向运动解析: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式x=4t+2t2,可以求得速度v为位移对时间的一阶导数。因此,求导得到v=dxdt=4+4t。将t=2s代入上式,得到v=4+4*2=12m/s。由于速度为正值,说明质点沿正方向运动。但是选项中的速度值有误,正确答案应该是12m/s向正方向运动,此处假设题目中的选项存在印刷错误,正确的应该是B。2、两个点电荷分别带有电量+Q和−Q,相距2d。若要使得第三个点电荷放在某一位置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那么这个位置应该满足什么条件?A.必须放置在两个点电荷连线的中点上B.可以放置在带正电的点电荷旁边,距离为dC.可以放置在带负电的点电荷旁边,距离为dD.不能放置在两个点电荷连线上答案:A.必须放置在两个点电荷连线的中点上解析:要使第三个点电荷处于平衡状态,它所受的两个库仑力大小必须相等且方向相反。这意味着第三个点电荷必须位于+Q和−Q连线上的某个位置。考虑到库仑力与电荷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且第三个点电荷需要感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来达到平衡,唯一可能的位置是在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中点处。这样两个点电荷对第三个点电荷施加的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从而可以互相抵消。因此正确答案为A。3、题干:在下列关于热力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B、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C、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一切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答案:D解析:选项A描述的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选项B描述了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的关系,也是正确的;选项C描述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也是正确的;选项D描述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一切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因此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答案是D。4、题干:在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现象是光波叠加产生的结果,只有频率相同的两束光才能产生干涉。B、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绕过障碍物或通过小孔后,光波在障碍物或小孔的阴影区发生弯曲的现象。C、光的折射现象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速度发生改变,导致光路发生偏折。D、光的偏振现象是由于光波的振动方向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选项A描述的是干涉现象,频率相同是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B描述的是衍射现象,描述基本正确;选项C描述的是折射现象,描述正确;选项D描述的是偏振现象,偏振现象是由于光波振动方向的变化,而不是振动方向的变化,所以D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答案是C。5、在平抛运动中,一个物体从高度为h的地方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水平速度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B.物体的垂直速度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C.物体的水平位移随时间的平方增加。D.物体的垂直位移随时间的平方减少。答案:A解析: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因此其水平速度v0保持不变。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因此,物体的垂直速度随时间增加,垂直位移随时间的平方增加,故A选项正确。6、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达到v。在接下来的相等时间内,该质点的位移之比是:A.1:3:5B.1:2:3C.1:3:2D.1:2:1答案:A解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s=12at2,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比为时间的平方之比。由于质点从静止开始,因此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位移之比为1:3:5,故A选项正确。7、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3秒内通过的距离是18米,那么该物体在第4秒内通过的距离是()A、9米B、12米C、15米D、18米答案:C、15米解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使用位移公式:s=12at2,其中s是位移,a是加速度,t是时间。已知前3秒内通过的距离是18米,代入公式得:18=12a×3218=12a×9a=4m/s2现在要求第4秒内通过的距离,先求出前4秒的总位移:s4=12a×42s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