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计算机发展历史》教学设计背景材料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计算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形态也从巨型机器到现在个人电脑。目前,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科研生产、国防、文化、教育直到家庭生活,它与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之前,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是我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状况,计算机的特点与具体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二、教学重点: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电子元件三、教学难点:计算机具体的应用四、课前准备:多媒体机房,相关资料(图片,文字),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现代社会,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计算计算工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表现为:运算量大、精度要求高、速度要求快以及能进行自动控制、管理、检索。于是着手研制更为先进的计算工具。(二)新课讲授1、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阶段起止时间主要元器件运算速度(次/秒)特点应用领域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电子管5千-3万体积庞大成本高、能耗高国防及高科技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数十万-几百万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百万-几千万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工业控制、数据处理第四代计算机1970-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上亿条指令/秒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工业、生活等各方面知识拓展:1946年2月14日,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诞生,标志现代计算机的出世。它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ENIAC由美国政府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器,有五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占地180m2,总重30吨。图例:现代计算机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指高速、大存贮容量的计算机微型化:指体积缩小(便携式)、价格不断下调智能化:人工智能的模拟网络化:以实现资源共享、分布处理、信息传输等。多媒体技术应用化:图、文、声、像并茂3、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运行速度快:几十亿至几百亿次/秒精确度高:精度一般可达十几位有效数字具有“记忆”存贮和逻辑判断能力:采用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存贮设计思想程序运行自动化:计算机内部的操作由程序自动控制进行4、电子计算机的概念电子计算机是一种以高速进行操作、具有内部存贮能力、由程序控制其操作过程的自动电子设备。5、计算机在各领域的主要应用(教师举例、剖析计算机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对该科的学习兴趣)科学计算:如数学物理问题、气象、地震预测等的计算数据处理:企业、财务、统计、资料管理、图书检索等。实时控制:卫星、导弹发射等计算机辅助系统: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其它应用:系统访真、人工智能、网络通讯办公自动化等。(三)学生互动,老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计算机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同学们积极发言。(四)课堂小结本课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更加知道计算机有哪几个方面的应用,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注意计算机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五)作业布置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自主要的电子逻辑元件分别是什么?2、电子计算机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试举例加以说明。(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法、讨论法,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好,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目标,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达到了情感目标和方法目标的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获取知识,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