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7篇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篇主要内容: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微观经济学前沿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在这个切点上的商品结构,消费者买的起,也能实现他们的心理满足。图1.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图2.消费者偏好图3.无差异曲线相交的不可能性图5.完全替代品与完全互补品图5.完全替代品与完全互补品图6.消费者最优,实际上人们愿意卖出的往往是质量低于价格的车;降低工资是想让低技术的劳动者离开,但实际上却是高技术的劳动者先离开;保险公司希望健康人投保,以增加保费收入,实际上投保的却往往是健康水平较差的人。还有货币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人并不总是理性经济学假定人是理性的,也就是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要求行事。实际上,人并不完全理性,因为他们未必能清楚地判断什么是自己的最大化利益,即便能够判断,也会受情绪等因素的干扰,而没有按利益最大化要求行事。此外人的过分自信;对他人的过度信任;看重增量,低估总量;以及固执等。所以人不完全理性,或者只是有限理性。人们的侥幸心理,受眼前利益的诱惑,为了得到更多,都会造成个体的理性和群体的非理性。还有眼前的效用更大,这就可能通过颠倒消费和计划的顺序、违背诺言提高满足。本篇小结:1、消费者均衡发生在无差异曲线于与预算线的切点上,表明这个数量结构的商品是买得起的,也是效用很大的。2、信息不对称致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普遍存在。3、经济学假定人是理性的,但实际上是不完全理性,或者完全不理性的。复习与思考:P751、4P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