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虚词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3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言文常见虚词学习教案.pptx

文言文常见虚词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1、用作一般代词(动词+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tāmen))、“它”(它们)、“这件事”。二、用作助词(zhùcí)3、结构助词(zhùcí)(主语+之+谓语)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性,无义,可不译。三、用作动词(dòngcí)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属予作文以记之()3.公将鼓之()4.辍耕之垄上()5.公将驰之()6.环而攻之而不胜(bùshèng)()7.专诸之刺王僚()8.何陋之有()9.怅恨久之()10.汝心之固,固不可彻()用作连词(liáncí)3、表示修饰关系(guānxì)(修饰语+而+动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4、表示转折(zhuǎnzhé)关系(句子+而+句子),相当于“然而”、“可是”、“却”。而表并列、表承接、表修饰(xiūshì)表转折1、表示工具(gōngjù)、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yuányīn),可译为“因为”二、用作连词(liáncí)三、动词(dòngcí)1、扶苏以数谏故()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4、以塞忠谏之路也()5、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6、策之不以其道()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8、以光先帝(xiāndì)遗德()9、因以为号焉()10、以其境过清()例:①曹操比于袁绍(与)②每自比于管仲(guǎnzhòng)、乐毅(跟)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yībān)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于字可译为对、向、在、从、到、由于;也可翻作(fānzuò)与、同、跟;形容词后表比较1、下列句中黑体的“之”与“前人之述备矣”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xiānɡtónɡ)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B、学者之大忌C、择善而从之D、是以谓之“文”也1、选出句中的“以”与“裹以帷幕”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以衣被(yībèi)蔽塞窗户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C、徒以有先生耳D、以激怒其众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tāmen)”“它们(tāmen)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2.“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nàxiē)”、“这”、“这种”等。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yǔqì),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yǔqì)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马说》解释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1.百姓多闻其贤(代词,代扶苏)2.殚其地之出(代词,他们的)3.安求其能千里(qiānlǐ)也(代词,它)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代它的)5.专其利三世也(代词,这种)6.其如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语气)(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duìxiàng),可译作“向”“对”“给”等。如: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动作、行为(xíngwéi)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3.表示被动,译作“被”。如:①二虫尽为所吞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士卒多为用者④梅花(méihuā)为寒气所勒(二)“为”用作动词,读作“wéi”。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如: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②知之为知之(《论语八则》)③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④若为佣耕(yònɡɡēnɡ)(《陈涉世家》)2.“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如:①为坛而盟(筑)《陈涉世(shèshì)家》②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幼时记趣》③为人五(雕刻)《核舟记》(三)“为”用作名词(míngcí),如: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岳阳楼记》。1.焉”用作疑问(yíwèn)代词,可译为“哪里”。如: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③未知生,焉知死(《论语》)3.“焉”用作代词(dàicí),相当于“之”。如: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它,代这篇文章)②时而献焉。《捕蛇者说》(它,代蛇)4.“焉”用作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zhīhòu),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