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先秦道家“丑”观念及其影响的中期报告道家“丑”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德性观念,被认为是道德修养的核心。在先秦道家中,其最早的表述可以追溯到老子,后经庄子等人发展、完善。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强调道是宇宙之根,宇宙是由道的演化而来的。而在人类社会中,道主要体现为“德”,德是人的道德、行为和修养,并且人的修养必须与天地相通,达到与宇宙融合的境界。庄子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自我修养来达到与宇宙秩序的和谐,同时对社会和自然也要负起应有的责任。道家“丑”观念是在这样的哲学背景下形成并被发展的。在道家中,“丑”一词的意义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丑”可以指“不好的、不正义的行为”,这是最为常见的意义。例如,“有不丑之事,无不丑之人”,表达了“丑”作为不正义的行为和思想的含义。2、“丑”也可以指“欺骗、虚伪的行为”。例如,在《道德经》中就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强调真正的善不能被言语所描绘,而要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出来。3、“丑”还可以指“不符合常理、荒谬可笑的事情”。例如,《庄子》中的“梦蝶”,描绘了一个人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无法确定自己到底是人还是蝴蝶,通过这个故事强调了世界的虚幻和真实的不可知。道家“丑”观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家“丑”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长期以来对中国人的行为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在中国历史上,道家“丑”观念成为了许多社会改良运动的基础,例如公元前4世纪末的“法家”申子和公元2世纪末的“黄老道家”等都向往一个“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的世界。3、道家“丑”观念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的思想内涵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伦理学、心理学、人际关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