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为杨军辉博士手语创新献言在美国完成博士学业的聋人女杰杨军辉,初中时学过双拼手语,感到很有用又不太难。她希望有更多人学双拼手语,并且她表示愿意亲自教。而且她还创新的把拼音手语与自然手语结合用,这可能大大推进手语的发展丰富。(1)北京聋校的双拼手语教学汉语拼音方案主要设计者周有光,在黄乃拼音盲文等的推动下,仿照西方字母拼音指语,制定了字母指式的《汉语手指字母方案》,并于1963年由国家正式公布推行。音素字母指语缺点之一是,与西方手语一样,一个字音可能要变换好几次指式。如西方指语一个词可能要变三五次甚至七八上十次字母指式,汉语拼音方案有的字要五六个字母,加进双字母指式后很多字还要变换三四次指式。频繁闪动变换多次指式来表示一个字音,不便打也不便看明。知道黄乃双拼盲文的北京第四聋校沈家英老师,深感音素字母手势多次变换指式才能表示一个字音的不便,提出声韵两拼打出一个单音节字音的双拼手语建议。周有光先生接受了沈老师的建议,共同商定声韵母指势的双拼手语方案,右手打声母指式,左手打韵母指式。两手一举不需再换手,就打出一个单音节字音。这《汉语手指音节方案》的沈周双拼,比可能要变换三四次指式的《汉语手指字母方案》,更便看明字音。1975年春季开始、在北京市第四聋哑学校一年级进行音节指语的实验,效果良好。以后的十年里,一批聋校近百个班的上千聋生,也开始了试教。中青网()2007年2月7日《“汉语手指音节”拼法的优越性》一文中说,1984年合肥市聋哑学校万先广老师对12名6年级学生测查,都读同一篇187个字的课文,用手指音节辅助,平均每个音节用480毫秒,而用手指字母平均每个音节要用749毫秒。教师范读课文时,平均每个音节用454毫秒。学生阅读时,打手指音节的速度比打手指字母的速度约快2/3倍,基本上能跟上教师范读的速度。这样,朗读时打手指语就不致因过慢而破坏朗读的语调与情感。(2)军辉博士的手语创新应用杨军辉博士回忆学双拼手语时说,我在北京四聋上初中学习《沁园春-雪》就用汉语音节指语辅助的,从来没有感觉到手语不够用,手势词汇不够用,没有觉得手语无法表示(再现)汉语词语的问题。汉语教学过程中,当没有等义的现成手势来表示汉语词时,就借用汉语音节指语„„2节课下来,我就会背诵,至今也不忘。她在美国仍没忘记双拼手语,还特地与西方手语作了对比研究。她说,国外有一套类似的,叫cuedspeech,可以用来暗示汉语读音,但是不如汉语音节指语方便,好用。她还说,如果有人开讲座教,有教材供人自学,有视频供人观摩,有相当多的资料,再加上中国特色的行政手段和宣传手段,也许会变得流行起来。我个人认为,只要对聋学生学习和提高汉语语音意识有用,就会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兴趣,加上适当的讲座、教材和练习(比赛),会有更多的人学习和使用汉语音节指语。事在人为,我愿意把沈家英老师发明的汉语音节指语推广出去、传下去。不会手语的人也可以学和使用,会手语的人学了,多一种利器,交流和汉语教学更方便。她还说,根据我的调查,会汉语音节指语双手连拼的老师和学生,没有说它不好的,而不会汉语音节指语双手连拼的老师和聋人则常常排斥。我曾经研究过,能用1节课给老师讲清楚,但是老师至少要花1个月的时间天天练,才能上手。因此、虽然双拼手语有一定的难度,但不算很难,1节课就可讲清楚,1个月就可练会。虽然比字母指势拼音性能好得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只能是字音手语而不是字形字义明确的汉字手语。因此军辉博士在应用中创新的提出了拼音与自然手语结合的打法,可以帮助明确拼音是打的哪个汉字。她说,我要是强调"感谢",使用时加上双拼指语.也就是在打手势时打完“谢谢”手势,插进双拼音节指语"GANXIE",语码转换,像说汉语时蹦出英文词“三克油”一样。需要说明的是,打手势“谢谢”是告诉学生“感谢”的意思,双拼指语显示“GANXIE",是告诉学生“感谢”的模糊读音。合起来像什么?前面的手势相当于一半形旁表意,后面跟上的音节指语相当于一半声旁表音,虽然两部分分开不准确表意或表音,两部分和起来,汉语词语视觉线索就更加清楚了。目前表示汉语语音的手势符号系统,没有比双拼音节更好的了。她抓住了汉字主要是形声字的特点,只是字音不能确定字形字义,要用形意旁区分同音字。双拼手语准确的拼出了字音,约定的表示大致词意的自然手语配合,就可确定是“谢谢”还是“感谢”或“多谢”。若把这原理方法普遍用到中国手语中,就可能得到一批很好用的汉字手语。把注音识字查字打字与手语结合起来,当系统工程考虑的三峡汉字工程课题,推出了三峡码(S码)PL型音形码普乐汉字手语。PL型手语中还用到多种略码简化打法,其中的音义法就与军辉博士创用的形声手语法(军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