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概述(Ɡàishù)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1.1青少年的界定1.2网络成瘾2.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表现3.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类型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11、12至17、18岁这一发展阶段,历时6年,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11、12到14、15可称为青春期,少年期,位于初中阶段14、15到17、18可称为青年早期(zǎoqī),位于高中阶段什么(shénme)是网络成瘾?PIU怎样界定(jièdìnꞬ)青少年网络成瘾?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判断是否上网成瘾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指标【2】:1.上网时间(shíjiān)过长2.无法控制上网时间(shíjiān)和频率3.出现戒断症状4.严重影响现实生活5.自我不和谐和人际关系不良等介绍一种评判(píngpàn)标准并了解一些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表现国内著名的挽救成瘾青少年学者、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结合自己挽救成瘾青少年的丰富实践经验,将青少年网络成瘾临床病症划分为10个级别【2】:1.偶尔上网,对正常生活与学习基本没有什么负面影响;2.时间比第一项稍长,但基本上自己可以控制;3.自己有些控制不住,但在家长的提醒下可得以控制,对学习己经产生一定;4.开始对家长的限制有反感,逐步对学习失去兴趣;5.有时瞒着家长上网,并且用说谎(shuōhuǎng)的方式为自己掩饰,开始厌学;6.已产生对网络的依恋,一天不上网就不舒服;7.与父母有公开的冲突,亲子关系紧张,上网成了生活的主要目的;8.对父母强烈厌恶,经常逃学,连续上网,通宵不归。并有其他很不理智的行为,如开始在家里有暴力行为,敲打或毁坏东西等;9.不顾一切也要上网,若父母干涉,非骂即打,不但毫无亲情,甚至伤害亲人、逼父母分居(fēnjū)或离婚;10.为了上网,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危机(wēijī)网络(wǎngluò)成瘾的类型小组工作要点(yàodiǎn)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2、相应的预防工作二.青少年网络(wǎngluò)成瘾的原因1、网络(wǎngluò)本身特征-心灵避难所Young认为,网络的三大特点(tèdiǎn)导致用户成瘾,并提出ACE理论模型【3】Anonymity(匿名性)Convenience(便利性)Escape(逃避现实性)2、青少年的心理特点2.1性成熟的对心理(xīnlǐ)的冲击2.2青少年情绪(qíngxù)发展特点孤独感孤独感产生(chǎnshēng)原因孤独感与网络(wǎngluò)成瘾的相互作用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吸引着青少年,导致(dǎozhì)青少年在现实中的孤独感被不断放大,同时青少年又为了满足这种孤独感而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网络,这可能是产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国内关于(guānyú)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研究有研究表明【4】:父子关系不仅可以直接地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程度,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孤独感进而(jìnér)间接地负向预测网络成瘾;而母子关系只是通过影响个体的孤独感而间接地负向预测网络成瘾。这一结果表明孤独感在中学生父子关系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母子关系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对母亲来说,她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子女的教养和陪伴上,因而母子关系往往提供着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Videon,2005;徐安琪,张亮,2008)。焦虑(jiāolǜ)与抑郁2.3思维(sīwéi)自我监控的特点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在接触(jiēchù)网络的条件相同时,哪类群体更容易网络成瘾?思维的自我(zìwǒ)监控章建跃,林崇德对数学学科自我(zìwǒ)监控能力的研究表明: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zìwǒ)监控能力岁学生年龄的增长、数学知识的积累而不断发展,这种发展具有年龄的阶段性特征,符合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觉经自觉到自动化、迁移性逐渐提高、敏感性逐渐增强、从局部到整体等基本规律【1】。思维的自我(zìwǒ)监控能力较弱的人更可能从青少年阶段主要的学习任务转向其他事物(如网络),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思维监控能力较弱,是否认为同等条件下初中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由于找不到相关资料,这只是一种理论预测。2.4自我意识(zìwǒyìshí)的影响自我意识(zìwǒyìshí)的加强从有关“自我”的理论来分析自我意识的加强对网络(wǎngluò)成瘾的影响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本我是能量,自我提供方向。本我的压抑需要释放,网络则是自我选择的释放场所,网络能够帮助人们(rénmen)淡忘烦恼,积极投身于虚拟世界,以达到消除紧张的目的。eg:色情直播,网络游戏,网络暴力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超我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自我理想可以在网络中得以实现。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