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 同步原理.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2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通信原理》—— 同步原理.ppt

《通信原理》——同步原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0章同步原理10.1.2自同步法其它情况下同向正交环法同相正交环法模型10.1.3外同步法带外插入模型10.1.4载波同步性能分析10.2位同步10.2.2自同步法超前-滞后法:通过鉴相器比较接收信号与本地同步信号的相位,当相位有误差时,可根据误差修正。常用的为数字锁相环路。包络检波法:直接从带通信号中提取定时信息。例如,利用2PSK信号带限滤波产生的包络起伏现象提取定时信息。10.2.3外同步法10.2.4位同步的性能参数10.3帧同步10.3.2帧同步码组的插入法巴克码识别器分散插入法优点:同步码不占用信息时隙,同步系统的电路较为简单。缺点:同步建立的时间长。应用例子:μ律的24路PCM系统。每一帧193个码元。其中192个为信息码元,分成24路,每一路8比特。剩下一位为帧同步码元。同步码组采用1,0交替码,插在每一帧的最后一比特位置。10.3.3帧同步系统的保护和性能10.4网同步相互同步法:网内各站都有自己的时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又互相联接影响。网内通信采用的,与各网站时钟相关联,调整到同一个“网络频率”上。相互同步法能克服主从同步法对主时钟依赖的缺点,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缺点是众多时钟频率不容易调整,有时还会引起网络自激。多用于站点比较集中的通信网。插入脉冲法(又称码速调整法)各站点均采用各自高稳定的时钟,独立运行,彼此的频率接近。发送信息码元时,以接近时钟频率的速率传输,然后接收方根据本地时钟与接收到信号的相位关系,采取加脉冲或减脉冲调整相位,实现网同步。水库法:不需要不断的跟踪调整时钟,只要通过大容量的缓冲器来存储数据,使得接收信号和本地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差不至于影响数据的正确处理。如接收信号频率较高,则先将后面发送来的码元存储在缓冲器内。每个站点都有自己的时钟,各站的信码率接近一致。同时,每个站还有大容量的存储器(水库)进行缓冲。经过一段很长时间之后,会出现取空或漫溢的危险,故水库法也必须定期对各站点时钟进行同步。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