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关中央企业、行业协会:为落实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发挥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指导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现予发布。联系人及电话: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张荣瀚010-68205624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孙维010-82262634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5年12月29日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2015年12月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436730901"一、总体要求PAGEREF_Toc436730901\h1HYPERLINK\l"_Toc436730902"(一)指导思想PAGEREF_Toc436730902\h1HYPERLINK\l"_Toc436730903"(二)基本原则PAGEREF_Toc436730903\h1HYPERLINK\l"_Toc436730909"(三)建设目标PAGEREF_Toc436730909\h2HYPERLINK\l"_Toc436730910"二、建设思路PAGEREF_Toc436730910\h4HYPERLINK\l"_Toc436730911"(一)智能制造系统架构PAGEREF_Toc436730911\h4HYPERLINK\l"_Toc436730937"(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图PAGEREF_Toc436730937\h11HYPERLINK\l"_Toc436730938"(三)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PAGEREF_Toc436730938\h13HYPERLINK\l"_Toc436730987"三、建设内容PAGEREF_Toc436730987\h15HYPERLINK\l"_Toc436730988"(一)基础共性标准PAGEREF_Toc436730988\h15HYPERLINK\l"_Toc436730989"(二)关键技术标准PAGEREF_Toc436730989\h18HYPERLINK\l"_Toc436731070"(三)重点行业标准PAGEREF_Toc436731070\h28HYPERLINK\l"_Toc436731071"四、组织实施PAGEREF_Toc436731071\h30附件1:智能制造相关名词术语和缩略语附件2:已发布、制定中的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落实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制造强国的战略举措,更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当前,“智能制造、标准先行”,为解决标准缺失、滞后以及交叉重复等问题,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建立政府主导制定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聚焦智能制造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创新领域,建成覆盖5大类基础共性标准、5大类关键技术标准及10大领域重点行业应用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加强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加强标准的创新发展与国际化,建立动态完善机制,逐步形成智能制造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分类施策。统筹标准资源,优化标准结构,系统梳理国内智能制造相关标准,以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为目标。聚焦《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10大重点发展领域,兼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结合不同行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形成智能制造重点行业应用标准,构建相互衔接、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跨界融合,急用先行。根据智能制造跨领域、跨行业及高度集成、系统融合等特点,针对当前推进智能制造工作中遇到的数据集成、互联互通等关键瓶颈问题,优先制定数据接口、通讯协议、语义标识等基础共性标准。立足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