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主要知识点介绍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硬盘主要知识点介绍学习教案.ppt

硬盘主要知识点介绍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1973年,IBM公司制造出第一台采用(cǎiyòng)“温彻期特”技术的硬盘IBM3340,采用(cǎiyòng)14英寸盘片。从此硬盘技术的发展有了正确的结构基础。◇1991年,IBM推出了MR磁头,这种磁头采取磁感应写入、磁阻读取的方式,并由此诞生了3.5寸的硬盘,容量首次达到了1GB。90年代后期GMR磁头出现,磁盘的存储容量进一步提高。◇1999年9月7日,Maxtor宣布了首块单碟容量高达10.2GB的ATA硬盘,从而把硬盘的容量引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2000年2月23日,希捷发布了转速(zhuànsù)高达15000RPM的CheetahX15系列硬盘,其平均寻道时间仅3.9ms,它也是有始以来转速(zhuànsù)最高的硬盘。◇2005年,日立环储和希捷都宣布了将开始(kāishǐ)大量采用磁盘垂直写入技术(perpendicularrecording更充分地利用的储存空间◇2007年1月,日立公司率先发布了业界首款TB容量PC硬盘产品Deskstar7K1000,首次将PC的存储容量跨入1TB大关。◇2007年,新型硬盘出现混合硬盘和固态硬盘出现。硬盘是电脑中最重要的存储部件之一,它将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硬盘中,当计算机需要时,将其从硬盘中取出……硬盘尺寸主要有5.25英寸和3.5英寸两种,现在市场上普遍使用(shǐyòng)的是3.5英寸硬盘。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有2.5英寸、1.8英寸和0.9英寸等几种。硬盘的外部(wàibù)结构硬盘正面(zhèngmiàn)硬盘的内部结构主轴(zhǔzhóu)组件3、读写磁头作用是读取盘片中的数据,当盘片在高速旋转时,读写磁头会按指定的方向靠近盘片来读取数据。硬盘中的磁头不只一个,一个盘片对应一个磁头,正常关机后,读写磁头会自动归位。4、传动手臂作用是定位读写磁头。以传动轴为圆心(yuánxīn)带动前端的读写磁头在盘片旋转的垂直方向上移动。5、传动轴作用是在硬盘电机的作用下,带动手臂转动。浮动磁头(cítóu)组件●硬盘的工作原理1、硬盘的工作原理: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极性来记录(jìlù)数据。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将磁粒子的不同极性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信号,再利用数据转换器将这些原始信号变成电脑可以使用的数据,写的操作正好与此相反。2、硬盘的工作过程:准备阶段硬盘驱动器加电后,利用单片机初始化模块进行初始化工作,此时磁头置于盘片启停区,初始化完成后主轴电机启动并以高速旋转,装载磁头的小车机构移动,将浮动磁头置于盘片表面的00道,处于等待指令的启动状态。读写阶段当接口电路接收到微机系统传来的指令信号,通过前置放大控制电路,驱动音圈电机工作,磁头准确定位(dìngwèi)并进行数据的读写。结束阶段结束工作断电状态,浮动磁头驻留到盘面中心。硬盘的数据结构1、MBR(MasterBootRecord)主引导记录,位于0柱面、0磁道、1扇区的位置。它由分区命令Fdisk产生。主引导记录中包含了硬盘的一系列参数和一段引导程序。硬盘引导程序的主要作用(zuòyòng)是检查分区表是否正确2、DBR(DOSBootRecord)DOS引导记录,位于0柱面、1磁头、1扇区的位置,它是由格式化命令Format产生的。BPB参数块记录着本分区的起始扇区、结束扇区、文件存储格式、硬盘介质描述符、根目录大小、FAT个数,分配单元的大小等重要参数。3、FAT(FileAllocationTable)文件分配表,位于磁盘的0柱面、1磁头、2扇区的位置,FAT表的大小由硬盘的容量决定。同一个文件的数据并不一定完整地存放在磁盘的一个连续的区域内,而往往会分成若干段,像一条链子一样存放。这种存储方式称为文件的链式存储。(如图)为了实现文件的链式存储,硬盘上必须准确地记录哪些簇已经被文件占用,还必须为每个已经占用的簇指明存储后继内容的下一个簇的簇号,对一个文件的最后一簇,则要指明本簇无后继簇。这些(zhèxiē)都是由FAT表来保存的,表中有很多表项,每项记录一个簇的信息。4、FDT5、DATA数据(shùjù)区,主要负责硬盘中数据(shùjù)的存储,当数据复制到硬盘时,数据(shùjù)就存储在数据(shùjù)区中。小结(xiǎojié)三硬盘接口(jiēkǒu)/三硬盘接口(jiēkǒu)(1)ATA接口ATA接口又称为(chēnɡwéi)IDE接口。其传输速率一般为66MB/S、100MB/S和133MB/S,常见的外部传输模式为UltraATA/66、UltraATA/100、UltraATA/133,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是后两者。(2)SATA接口串行ATA接口,其采用串行的方式传输数据,并采用了点对点的传输协议。其数据传输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