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长度单位》教案《长度单位》教案(1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度单位》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长度单位》教案1设计意图:导入部分,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感到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本节课注意从感性入手,借助直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看、数、比、量使学生对长度单位1毫米、1分米形成深刻的印象,建立表象。然后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放手发动学生独立探索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练习部分,设计习题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有用之处。3、在实际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用具:米尺、学生直尺、准备测量的物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测量物体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几个?生:米和厘米。师: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生:用手势表示1米、1厘米的长度。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生:回答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一下桌面的长度、课本的长度、硬币的厚度,汇报时要汇报你测量了物体哪一部分的长度,长度是多少?生:进行分组测量,并按要求进行汇报。师:在测量中同学们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生:谈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师:板书课题——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师点评:通过实际测量,学生发现了已有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二、新课。1、认识毫米。师:拿出直尺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生: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师:观察直尺1厘米之间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mm表示,1毫米比1厘米短。生:观察。师:用铅笔尖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个小格。生:10个。师: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生:学生讨论。师:通过数我们知道1厘米=10毫米。师:板书——1厘米=10毫米(mm)师: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哪些物品的厚度约是1毫米。生: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估计身边哪些物品的厚度是1毫米。师:我们用直尺来验证一下,看1分硬币的厚度是不是1毫米。生:用直尺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师: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1毫米究竟有多长,用手势比一比。师:前几天在我们沪嘉乡下的那场雨平均降雨量是4毫米,我们用不用穿雨鞋呢?生:思考问题,并回答。师: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发现毫米比厘米还要小,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都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教师点评:在学生原有对厘米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建立表象,并结合生活中的应用思考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长度单位》教案2教学内容:课本第6—7页,教学目标:巩固厘米和米的认识,它们之间的进率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尺子、卷尺、三角板及回针,准备一条长十几厘米的纸条。教学过程设计:第一题完成课本图中铅笔的长,然后自己量一量自己的铅笔的长度。注意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适当复习。第二题量一量自己的铅笔,练习本,和准备好的墨水盒。延伸练习,量一量其他的东西。第三、四、五题第3、4、5题,是实际测量题目,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的测量需要选择该用什么工具。第六题先估测再实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长度的观念。第七、八题根据对线段定义的理解判断图形是否是线段,先让学生复习线段的定义,以便判断。先估测再实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长度的观念。第九题第一次出现带单位计算。计算第一题时,让学生联系实际的例子进行计算,如14厘米的纸条剪去8厘米,还剩几厘米。再类推到第2小题。第十题利用学生的视觉差,让学生判断。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8—1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和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材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师:今天我们和全年级的.小朋友去郊游好吗?(出示主题图)可是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呀?师: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坐一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