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淄博方言重叠式词语初探[摘要]淄博方言在语言交际运用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重叠式词语运用范围的广泛性[关键词]淄博方言词汇重叠结构方言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该领域的研究对于汉语共时研究中理清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规律联系差异的横向比较和揭示汉语纵向发展的脉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方言的范围如果实际划分区域的话是有一定难度的。其中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往往不可避免的出现一定的交叉甚至是重叠。淄博方处于鲁中大地。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人际交通的频繁。并且区域地形平坦,相对于南方一些地区由于地形的崎岖交通不便造成的十里不同音来说具有统一性,这也有利于对淄博方言的描写与研究。淄博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中的华北官话区。历时角度看它与官话有较多相同的发展轨迹与规律,而共时角度上来说它有着自己某些独特的语言规律。本文主要对部分方言词中的重叠结构进行初步的探讨。淄博方言在语言交际运用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重叠式词语运用范围的广泛性。一、量词重叠虽然相对表示少。例如:1.一把把韭菜就两块钱?2.一亩地就打了这一堆堆粮场?3.我吃不多,下一绺绺面条就行。4.老王秃得就剩下几根根头发。5.一角角饼够谁吃的?6.棉衣就一层层棉花,能暖和吗?淄博方言的量词重叠表示的不是一类事物的全部,而是一类事物的一部分;量词重叠第二个音节读轻声;这类重叠前边必须加“一”或“几”等数词。二、形容词重叠表限定性功能。例如:1.长长西瓜不如圆悠西瓜。2.她在家门口那棵弯弯树上吊煞(死)了。3.他盖的房子都是尖尖屋顶。普通话的从式形容词做定语是描写性的,没有分类的作用;淄博方言的AA式形容词做定语不是描写性的,而是限制性的,具有分类的功能。如“弯弯树”,不在于说明树的情态状况,而是用来限制“树”这一类名的,从而有别于那些“直立”树。此外,淄博方言中ABB式形容词结构有区别于普通话。例如淄博方言中有像大沉沉、小巧巧类似形容词与普通话中如黑黝黝、绿油油类似的形容词有着明显的差异。两者虽然都是第二个单音节词重叠表示程度加深。但是从其结构内部看,普通话中的单音节词重叠后只是单一的用来形容第一个单音节词。如“黝黝”依附于“黑”,表示一种加深程度。而像“大沉沉”中“沉沉”对于“大”的依附性并不强。在语义层面上可以看作是两个独立语素的联合,而后一语素形式上运用了重叠表示整个词义程度加深。同时,在淄博方言中,存在着大量的''AAA"式重叠。例如:1.把绳子拽的紧紧紧。2.坐在椅子的边边边。3.住在山的顶顶顶。在以上例句的重叠式结构中,构成重叠的大都是语义范畴上表示方位或程度的词。淄博方言中的这种重叠与普通话中的重叠是具有明显不同的。普通话中的单音节词重叠表示程度加深只限于形容词,而淄博方言中却可以是名词。而且既存在“AAA"式,同时也有''AA"式。两者一定意义上说构成"A"程度上的比较级与最高级。"AA"式的重叠不仅在普通话中,而且在很多方言中都有着相当丰富的语言材料。在这里所言突出强调的是。在同类词中,例如名词的重叠,它们类似的语法形式下可能包含着迥然不同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像普通话中的部分名词虽然可以按“AA"式重叠,如"人人",“天天”。但这种重叠强调的是人或物的数量,而淄博方言名词重叠表示的是程度或时间的语义范畴,语音上淄博方言中的这种“紧紧紧”“边边边”结构在音强上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句法功能上主,要是直接与前面的介词或前加修饰语再与介词构成介宾短语,然后充当句子的补语成分。如“坐在椅子的边边边”。如果将重叠式的语音形式结构形式与其负载的意义指向联系考虑,就会发现在淄博方言中所具有的一独特语言思维。淄博方言的句式表达好像故意回避修饰性副词,在东北话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老”“贼"等程度副词,如"老霸道了",",贼漂亮了”词语在承载信息时有强调与非强调之别,不同方言的强调方式以不同结构或形式来实现。淄博方言的重叠式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独到的。除此之外,淄博方言中的重叠式结构从历时角度来说,其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也是非常大的。这里尤其需要提及的是“V+得+NSC+的”结构。众所周知,山东方言历史上随闯关东进入东北地区,所以,东北话中的“杠杠地”“啪啪的”,等音节的重叠多少体现出了与山东方言内在的契合。在淄博方言中,这种类似结构亦是不胜枚举。举例如下:1.他很会做生意,小算盘打得啪啪的。2.公路上车挤得噔噔的。3.他家穷得当当的。从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标题中的"v"并不是动词的缩略代号,而是表示谓词。它包括动词和形容词,“NSC"表示该结构中拟声词。尽管这种结构在普通话中也有少量存在,但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