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课上报告提纲.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两种文化》课上报告提纲.doc

《两种文化》课上报告提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两种文化》报告第一部分《两种文化》:[英]C.P.斯诺著,陈克艰、秦小虎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斯蒂芬·科里尼勾画了关于两种文化这一现象争论的历史和来龙去脉,及其意义与后续影响。1、从历史的观点看“两种文化”2、斯诺的生平3、“两种文化”思想的发展4、反应和争论5、变化着的学科版图6、专业化7、变化中的世界与“两种文化”内容:我们的社会,包括其教育系统和知识生活的一个特征就是两种文化的分裂——一边是艺术或人文学,另一边是科学。斯诺在1959年里德演讲时将其鲜明地提了出来。本书包括《两种文化》(即里德演讲)及其续篇《再看两种文化》(斯诺四年之后对一些争论的反应)。1、里德演讲,1959年(1)两种文化;(2)作为天然卢德派的知识分子;(3)科学革命;(4)富国和穷国2、再看两种文化第二部分简评:斯诺所提出的“两种文化”的概念与分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当时正处于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时期,但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却远没有今天理解得深刻。不管从哪个国家的历史来看,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人文学科都是传统的、处于统治地位的中心学科。斯诺虽然声称是以一种公正的态度来看待人文和科学两种文化的,但实际上其中对人文学科,尤其是文学的不满还是稍稍占了上风。基于当时人们对科学的无知与漠视,自然需要有人来提倡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不过,时至今日,人们对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已经有了切身体会,且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到了矫枉过正的地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不是出于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而是真正从哲学的高度理性分析这一问题,人们又会有新的理解。本书是讲演稿,虽然讲演也经过了作者的深思熟虑,但是毕竟没有经过如写书一般的几易其稿,所以很多问题看上去比较散漫,逻辑性不是特别强,严谨程度也不够,且带有演讲的即兴说辞和作者的个人感情,整本书就显得不够客观,这也是之后他的演讲引起众人非议的重要原因。相比于1959年的演讲,四年之后的演讲比较收敛,对之前许多问题的看法有所修正,包括对文化的解读,也有了较为详细的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之前的片面之词。抛开斯诺演讲的社会背景以及人们对演讲者的苛责,斯诺所提出的文化分类与文化对立的问题在历史上,包括对于人类今后的发展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人之为人,就在于他所创造的独树一帜的文化。在文化产生之初,它是如此美好、令人赞叹,然而发展到今天,当人们把文化划分得越来越细,将彼此截然分开,甚至列为势不两立的两个阵营的时候,实在是人类的悲哀,也是文化的不幸。划分文化的目的不是谋求战争,而是使其发展得更好。如果最后的结果一定要舍弃一端,反倒违背了学科划分、文化分类的初衷。问题与思考:一、人和文化是否是同一回事?文化是人类独有的事物,现代社会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人类社会,但是这并不表明二者等同。文化在产生之初是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可是当它一旦产生,成为一种固定化的事物之后,它就仿佛具有了生命,带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文化的考查不能脱离人的存在,但是也不能仅仅以人的表现、人的态度来限定某种文化特征。活生生的人们生活于其间,传承不断的文化是一类文化,那些消失的、被人们丢掉的文化是特定时期人类历史的见证,也是一类文化。后者在现实中已经不存在,也没有改变的可能,能够有盖棺论定的论断。前者尚未结束,人类无时无刻不在经历,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更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文化而言,并没有彼此对立的倾向,对立的只有以某种文化自居的人。人与人平等,所获知识,对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所能领悟的深度却是不平等的。应该承认人群中有精英分子,有天才,不能因为自身的智力所限就否定他人的智慧。但是社会中更常见的误区不是否认天才,而是将人群中那些在某方面有专长的人混同于他所研究的事物、学科或者文化。问题就在于文化中的精英能否作为这种文化的代言?我们是否可以以人的各种特征来判断文化的特征?答案是否定的。人的寿命有限、精力有限,所得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一个人无论在社会中获得怎样的地位,受到怎样的追捧,所有名号之下无非是一个人,再伟大的学者也有自身薄弱之处。如果仅以一个,或者一群人的某些特征来定义他们所研究的学科,无疑是荒谬可笑的。当然,将人与文化加以区分,并不代表文化可以脱离人群独立存在。人对文化的作用力是文化形成、改变的主导。不管身处何种文化之间,无论对何种文化有着虔诚的膜拜,如果都能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听取不同声音,那才是对文化,也是对人类的尊重。二、文化的分类及其之间的关系。首先,文化是否可以分类?人类社会是一个从简到繁,分工越来越细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每个社会都有自身独特文化,也都会出现不同事物,新事物带来新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兴起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