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正定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明轩****l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正定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正定中学(东校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北正定中学(东校区)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的刑法中出现了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先等犯罪种类,这些犯罪行为被视为罪大恶极。这表明A.血缘与政治间相辅相成B.等级秩序森严C.宗法为政治制度的核心D.刑法趋于完善2.“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诸侯们封建而未割据,独立而非王国。”这说明分封制A.以巩固宗法血缘为依据B.强化了国家整体意识C.以维护边疆稳定为目的D.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3.秦汉法律规定,对国有财物的出入账目事项和保管情况要造籍登记,制作账簿,形成会计报告,并以日、月、季、年的时间和以县令长——郡守一一丞相、御史或内史的行政次序逐级申报,接受上级的检查和监督。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封建国有经济成为集权统治的经济基础B.官僚政治和集权政治的践行C.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成为政府主要任务D.郡县制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4.唐太宗说:“以天下之产,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健,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以上材料表明唐太宗主张A.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B.完善用人机制C.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D.注重行政规则5.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模式的是A.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明朝设置内阁制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D.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清朝设立军机处6.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模越庞大,组织越严密。”由此可知A.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B.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C.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D.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7.有人发现,中国古代史上的谏官制度有这样一个变化,由原来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转变为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从根本上说明A.宰相受谏官的制约B.谏官地位高于宰相C.君主专制程度加深D.宰相地位逐渐下降8.鸦片战争失败后,“负责交涉条约的人……知道战前广东地方官吏的苛捐杂税是引起战争原因之一,现在把关税明文规定岂不是一个釜底抽薪,一劳永逸的办法?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这是他们外交的胜利。”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力求减少苛捐杂税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国家主权意识淡薄D.对外政策灵活务实9.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说明A.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D.《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得到继承和发展10.辜鸿铭在评论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指出:“……运动的产生无疑应归于特殊的地方举事,它脱离了原有的运动轨迹,变成了一种更富于攻击性的、好战且完全失去控制的狂热,无论是对于朋友还是对于敌人,都构成一种灾害。”材料重在表明该运动A.一直受清政府的默许和支持B.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色彩C.体现了民众强烈的爱国主义D.给帝国主义列强以沉重打击11.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C.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D.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就实现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进行不懈探索。对下表说法正确的是时期制度名称国民革命时期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抗日战争时期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解放战争时期各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新中国成立后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