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精品多篇】.docx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精品多篇】【摘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篇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一、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2)地区: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3)主要企业: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源,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1)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兴起,刺激了中华民族工业产生。(2)鸦片战争后,列强商品输出,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造就中华民族工业商品和劳动力市场。(3)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对民族工业起了诱导作用。二、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2.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3.了解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4.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又称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1)背景: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一些障碍;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作用,如“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短暂春天”时间:一战期间(3)概况: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发展最快。纺织业中心:由上海变为上海、天津、武汉三大中心。著名的实业家有:张謇(南通大生纱厂)、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无锡面粉厂)(4)结果: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2.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1927——1937年抗战前夕)(1)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如: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概况:1935年以后,工商业发展创历史最高纪录。3.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状况(1)抗战时期:(1937~1945年)状况: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原因:侵略战争的摧毁、官僚资本压迫,使民族工业发展困难。(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被吞并)(2)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概况: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原因: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条约,使美国商品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苛捐杂税使民族受到沉重打击。三、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这是它未能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虽然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但它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与近代化进程。{如促使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的爆发}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篇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标要求】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认识到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到维护本阶级利益是地主阶级的基本准则;但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实践的开端。通过学习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认识到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重点难点】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知识梳理】◎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历史纵横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它们操纵着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过渡:列强侵略是中国经济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