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1.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赏读:(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qīnjìn)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2.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zàijiā),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赏读:(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每一个人。”3.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赏读:(孟子说:)“服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语林撷英权力·权利“权力”是国家、公众或上级赋予的职权、强制力;“权利”是法律赋予的权力和利益(lìyì),与“义务”相对。例句1:政治新星金正恩正式步入权力核心。例句2:碧生源充分发扬民主,保障员工权利。“前车可鉴”:鉴,镜子,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前车之鉴”:前面(qiánmian)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作为以后的教训。都出自《汉书》“前车覆,后车戒”,但意义不同。“前车可鉴”比喻前人的失败,后人可以当作教训;做动词用。“前车之鉴”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来的教训,做名词用。例句1:日本经济的惨痛教训前车可鉴,中国绝不重蹈覆辙。例句2:就韩国而言,可以将在同中国的外交战中完全失败的日本视为前车之鉴。课题链接选择和运用词语的主要方法精心挑选关键词语。这是炼字的基本功。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过:“要描写一个事物,唯有一个名词;要表现一个动作,唯有一个动词(dòngcí);要得到一种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词语不可,不能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古人做诗行文常常讲究“诗眼”,就是指要用一个最关键最恰当的词来表达该句甚至全文的主旨和意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顿时使人感到春风拂面、春意盎然。陈毅《江南抗战之春》中提到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鼓动五台山和尚参加抗日的口号是“你们虽然出了家,但你们却没有出国”。其中“出国”这个动词(dòngcí)不但与“出家”字面相对应,而且恰恰从出家人仍是中国人、五台山并非世外桃源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句子中的某些词语,经过恰当的修饰点染,不但能增加信息量,而且会更富于感情色彩。《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赴南极访问圆满完成,吴弘、杨海蓝笑眯眯回来了”,之所以远比其他报纸的题目“两名少先队员从南极回到北京”,“中国少年南极归来”更有文采,就是因为“笑眯眯”这个(zhège)修饰语非常传神地表现出中国少年儿童为能参加南极科考这样的活动而自豪和兴奋的心情。有很多词语加上巧妙的修饰语还可以获得特殊的讽刺、戏谑的戏剧效果,例如“马列主义老太太”、“奶油小生”、“皮包公司”、“超生游击队”、“豆腐渣工程”等等,使用之后都不胫而走,广为流传,不能不说就是因为其中的修饰语具有“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的作用。如果在写作中能把有些词语巧妙地配合使用,也能大大提高表达的效果。比如叶圣陶写《苏州园林》:“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靠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其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配合连接,显得简练而整齐。钱钢写《唐山大地震》:“这是震后送往外地的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孤儿……这些不幸而又万幸的孩子啊!”其中“不幸而又万幸”是反义词语配合,既反映了孩子遭受的灾难,又反映出他们得到的关爱(ɡuānài)。事实上词语搭配得当,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报纸上的某些新闻标题:“石景山区添石景”,“舍小家保大家”,“开字当头,只开不封,开封扩大对外开放”,“中‘凤’洋‘凰’”等等,这些词语配合得新鲜巧妙,当然对读者就很有吸引力。1.举一两个古代或现代人们选词炼句的故事,说明选词炼句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的主要(zhǔyào)目的是通过列举人们选词炼句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选词炼句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文学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故事,成语“一字之师”就出自下面的典故。《诗人玉屑》记载:“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未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郑谷把诗中的“数”改为“一”,正是为了确切地突出“早”字。另例,相传曾国藩早年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