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血细胞化学染色一、概述(一)研究对象外周血和骨髓新鲜涂片单个细胞中的化学物质:酶类、脂类、糖类、铁、蛋白质、核酸等(二)临床应用二、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过氧化物酶染色(peroxidase,POX)POX【结果判断】-、+、++、+++、++++弱阳性颗粒小,分布稀疏阳性颗粒稍粗,分布较密集强阳性颗粒粗大,密布于整个胞浆【正常血细胞染色反应】1.粒细胞系统POX主要存在于粒系细胞中。分化差的原粒细胞阴性;分化好的原粒细胞至中性成熟粒细胞各阶段均呈阳性,阳性反应程度随细胞的成熟逐渐增强。2.单核细胞系统阴性或弱阳性3.淋巴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阴性浆细胞组织细胞【临床评价】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阳性反应(2)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弱阳性反应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阴性反应或阳性率<3%(残留原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eutrophilicalkalinephosphatase,NAP)磷酸萘酚钠(基质中)【结果判断】胞浆中有紫黑色颗粒为阳性(+~++++)【正常血细胞染色反应】2.NAP积分值计数100个成熟中性粒细胞(杆状和分叶),分别记录其分级情况:(-)0分(+)1分(++)2分(+++)3分(++++)4分阳性率全部阳性反应细胞之和积分值各种阳性程度细胞的分值之和3.参考值积分值35-70分(各实验室参考值不同)【临床评价】(1)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明显增加无明显变化(2)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明显增加明显下降且常为零分,缓解时又上升到正常过碘酸-雪夫反应(糖原染色)(periodicacid-Schiffreaction,PAS)双醛基【结果判断】【正常血细胞染色反应】2.红细胞系统阴性3.单核细胞系统绝大多数阳性呈细颗粒,有时分布于细胞边缘的阳性颗粒较粗大。4.淋巴细胞系统大多数淋巴细胞呈阴性;少于20%淋巴细胞呈粗颗粒状或块状阳性。5.巨核细胞系统呈颗粒状或块状阳性(含血小板)。【临床评价】3.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少数阳性,呈细颗粒状或均匀红色。(3)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阳性,呈细颗粒状、弥散分布,有时胞质边缘处颗粒较粗大。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α-naphtholacetateesterase,α-NAE)α-醋酸萘酚酯酶(细胞内)【结果判断】胞浆内有灰黑色或棕黑色弥散性颗粒状沉淀为阳性。氟化钠抑制试验在基质液中加入适量NaF,其余染色方法同上。两种方法染色后用油镜计数100或200个被检细胞,分别计算出抑制前和抑制后的阳性率或阳性积分。【正常血细胞染色反应】2.粒细胞系统原粒细胞阴性或弱阳性以下阶段为弱阳性3.淋巴细胞系统多数阴性,少数弱阳性【临床评价】铁染色(ferricstain)亚铁氰化钾【结果判断】幼红细胞核染色为鲜红色,铁粒呈蓝绿色。细胞外铁低倍镜观察涂片尾部和骨髓小粒,细胞外铁位于幼红细胞外或骨髓小粒巨噬细胞浆内,呈蓝色颗粒状、小珠状或团块状。再用油镜判断阳性程度,根据铁量多少分五级:(-)(+)(++)(+++)(++++)细胞内铁存在于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及成熟红细胞中的铁。油镜下计数100个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记录胞浆中含有蓝色颗粒细胞的百分率。根据细胞内铁颗粒的数目、大小、染色深浅和颗粒分布情况,将铁粒幼红细胞分为四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细胞内铁1.细胞外铁+~++,约2/3人为++,约1/3人为+。2.细胞内铁阳性率19%~44%Ⅰ型为主,少数为Ⅱ型(无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和铁粒红细胞)【临床评价】1.诊断缺铁性贫血、指导铁剂治疗细胞内、外铁明显减低甚至消失,经铁剂治疗有效后,其细胞外铁、内铁先后增多。2.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均增多,细胞外铁也常明显增多。1.掌握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的结果判断和临床意义。2.熟悉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的原理。完(二)临床应用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阳性反应(2)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弱阳性反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eutrophilicalkalinephosphatase,NAP)【结果判断】胞浆中有紫黑色颗粒为阳性(+~++++)(2)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明显增加明显下降且常为零分,缓解时又上升到正常2.红细胞系统阴性3.单核细胞系统绝大多数阳性呈细颗粒,有时分布于细胞边缘的阳性颗粒较粗大。细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