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洪灾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一、洪水灾祸损失分类洪灾损失分类是洪水灾祸损失评估中定量计算的基础,有助于全面、精确的反映洪水灾祸情况,从而为系统、科学的评估洪水灾情提供理论根据。根据洪水灾祸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及损失的货币可度量性,一般将洪水损失分为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其中经济损失又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指由洪水吞没、浸泡、冲击直接酿成的物质方面的经济损失,是洪水灾祸酿成的实物形状物质的损失,1.农业2.居民房屋3.居民财产4.企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学校的房屋及财产损失),水利水电设施主要包括供水、供电、防洪设施、沟渠等各项设施的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指由与洪水发生构成生产停产、减产、抗洪救灾及灾后安置等产生的经济损失和相关费用,包括以下三方面:抢险救灾、抢运屋子、哀鸿救护、转移、安置、救济灾区、开辟临时交通、通讯、供电与供水管线等的费用。由于洪水缘由酿成的工厂、企业停产,农业减产、交通受阻或中缀之时生产、生活等相关生产材料无法供给酿成的停工减产损失。③洪水灾祸过后,原吞没区内重建恢复期间农业净产值的减少,原吞没区与影响工商企业在恢复期间减少的净产值和多添加的年运转费用,和恢复期间用于救灾与恢复生产各种费用收入;非经济损失主要包括无法用经济定量目标具体衡量的损失,指由于洪水灾祸酿成的人员伤亡,对社会安定、大众心思、生态环境等方面酿成的损失和影响。图4.1洪灾损失分类图Fig4.1FloodLossCategoryMap4.2洪灾损失率模型洪灾损失率通常是指受灾地区各类承灾体(农作物、房屋、工业生产等)由于洪水灾祸酿成的损失值与灾前的正常值的比值。损失率是计算洪水灾祸直接经济损失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不同承灾体在必然洪水吞没程度下的损失程度。某种承灾体洪灾损失率和洪水属性要素密切相关,受到多要素的影响:包括吞没水深:地面高程,水面高程;吞没历时:没顶时刻,消退时刻;承灾体耐淹能力:耐淹时间计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但是对一确定研讨区域而言,洪灾损失率的影响要素主要为洪水吞没水深和吞没历时。本文中根据干旱区绿洲特点,对洪水灾祸直接经济损失分类,损失率可以按行业类别分为:农作物损失率,林业损失率、渔业损失率、工程设施损失率、城乡居民财产损失率、集体财产损失等几大类。由于洪灾损失率影响要素的复杂性及其确定方法缺乏成熟的理论,目前国内外均采用调查、分析方法确定[-、冯平,崔广涛,钟昀.城市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与预测[J].水利学报,2001,8(8):64~68、武靖源,韩文秀,徐杨等.洪灾经济损失评估模型研究-(I)直接经济损失评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1):44~65],因而本文主要讨论洪灾直接经济损失的损失率,分析洪灾损失率的影响要素,提出计算理论和确定方法。4.2.1洪灾损失率计算洪灾损失率的计算和确定是在对同一区域大量洪灾历史数据调查取样的基础上,不同类型的承灾体损失率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1.农作物损失率玛纳斯河流域为新疆重要农业区,洪水的发生将对流域农作物构成巨大的破坏。水分、呼吸等条件是影响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重要要素,由于洪水构成农作物吞没浸泡,使农作物的生产条件发生改变,构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由于洪水高速水流的携带及冲刷作用,使大量泥沙侵占耕地,耕地中的各种肥料和土壤营养被冲走,土壤质量恶化,构成灾后农作物的减产。洪灾发生的时间不同,农作物所处生长时间不同,其抗灾能力、已投入农作物生产材料的转化成本、灾后补救所花费的财力、人力均不同。农作物损失率根据上述综合影象要素其计算方式如下:(4.1)其中:为第i中农作物正常年份的产值(元/亩);为第i种农作物蒙受洪水时的产值(元/亩);为第i种农作物因洪水减少的生产材料投入(元/亩);为第i种农作物因洪水补种的费用;为因洪灾补种后作物产值(元/亩)。2.林业损失率林木由于其本身的生长特点,普通抗灾能力很强,在普通洪水吞没情况下洪水灾祸对其酿成的影响比较小,主要是对幼林、果林和经济林构成影响和损失。因而在计算洪灾损失率时应按林木的品种计算损失率。计算公式如下:(4.2)其中:,分别为第i种林木洪灾前、后的价值(元/株)3.渔畜养殖业损失率渔业损失主要因洪水灾祸构成渔业养殖地(鱼塘等)等被破坏,大量鱼类随洪水游走,构成鱼类减少,其损失主要考虑渔业产值的减少和养殖地修复建设及其他费用。洪灾对于渔蓄养殖业的影响,主要是对农村地区牛、羊、鸡等牲畜家禽和商业性经营的养殖场酿成的损失。养殖业(牧业、渔业)损失率计算方式如下:(4.3)其中:,为第i类养殖业在正常年及洪灾年的产值;为第i类养殖业因洪灾后添加的其它投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