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今年年终奖应该怎么发2009的年终奖,你会空手而归吗?在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工作的张凉(化名),在2009年岁末,毫无悬念拿到了工作以来的第二个年终奖。看着那份相当于自己一个季度工资的奖金,张凉觉得“没有惊喜”,因为相较去年,数目“相差无几”。与这家早早分配好了奖金额度的大型集团不同,更多的公司还在小心翼翼地推敲着发放年终奖的标准。戏剧性地先抑后扬的业绩数据,就让不少地产公司的老总们很是为难。鉴于2008年底爆发的似乎深不见底的经济危机,大多数地产公司都制定了相对保守和悲观的业绩目标。2009年下半年蜂拥而上的购房需求让地产商大跌眼镜,在惊喜的过后,算盘一打,他们发现:按照年初的业绩目标,2009年,他们需要发放一笔巨额年终奖。发,还是不发,这是个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均”今年员工对年终奖的关注,不在于是否会发年终奖,而是“变成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焦健所谓的“不均”,更多指的是是否公平恰当,“而如何体现"均",需要技巧”。年终奖通常分为两部分:年底双薪和业绩奖金。北京太和睿信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简称:太和顾问)的资深顾问焦健表示,“年底双薪一般不受市场和经营业绩的影响,除非企业的确面临了很大问题。业绩奖金是与公司业绩直接挂钩的,主要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而定,会存在逆势上涨或者逆势下滑的情况。”但是,2009年宏观经济出人意料的跌宕起伏,让许多公司号不准2010年的经济脉势,“在这种大环境下部分经营不错的企业,可能会把年终奖金多预留一部分,以备后面过冬使用”。在焦健看来,为了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年终奖的发放不必一次完成,而是可以灵活处理。2008年年底,正逢金融危机爆发,不少企业纷纷削减开支,年终奖的“缩水”没有悬念。但“今年的情况则复杂得多”。在太和顾问的调研中,今年员工对年终奖的关注,不在于公是否会发年终奖,而是“变成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焦健所谓的“不均”,更多指的是是否公平恰当,“而如何体现"均",需要技巧”。对此,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方正)与上海华谊(集团)公司(简称:华谊)两家大型国企集团的选择是做岗位评估,力图更严谨地量化每个职位的工作量与重要程度,来体现薪酬分配的公平合理。具体说来,“公司从四个方面对每个职位进行打分,包括影响力,沟通的需求,创新的要求以及专业知识要求等。这样一来职位的分量就出来了,职位多重就称出来了。”方正副总裁兼首席人才官谢克海如此表示。核心提示:2008年底,正逢金融危机爆发,不少企业纷纷削减开支,年终奖缩水没悬念,但“今年的情况复杂得多”。而浙江的家电民企老板电器,在30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年终奖“协商机制”。这家公司的年终奖需要经过很多管理层的研究讨论,最后由大家协商决定,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便是“各部门的平衡”。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任富佳向记者表示,“比如研发部中某些员工的年收入增长了30%,那么作为营销部中同级别的员工,也不可能升得太少,这其实是内部形成一致意见的过程。”即便如此,“均”的度依然很难把握。任富佳说道,“我们每年都非常困惑,因为并没有科学的根据去判断单个员工究竟该拿多少奖金。但我们已有30年的历史,大家已经形成一种(协商机制的)文化氛围。一旦破坏这种体系,就可能会打破这种平衡关系”。麦考林公司的CFO张磅有相同的感受,他坦言,“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公司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评估考核的主观因素,用客观数据说话。”那么,如何通过工具的设计,尽量减少评估考核中的主观因素,以期公司内部可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如何设计年终奖有的公司根据年初设定目标的完成情况来兑现,有的则沿用三十年不变的老原则。不过,不管怎样设计薪酬,管理者都要让员工相信这种分配方式是公平合理的——否则,再多的物质奖励只会适得其反。以方正集团为例,方正员工可以拿多少年终奖,完全根据年初设定目标的完成情况来兑现。谢克海称,每个下属企业的老总会在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上则规定了一年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有的企业侧重利润,有的聚焦市场份额,有的以创新为导向,还有的关注应收应付,新产品占销售比重等等”,HR年末再和战略部、财务部一起去考核。据介绍,方正员工的收入分为A(固定工资)、B(年目标业绩奖金)、C(超额利润奖金)和D(特别奖金)。其中,A在平时就发放给员工,剩下的B则根据年底考核的成绩发放,C则是超额完成目标责任书中利润目标后的奖金。谢克海表示,“对方正的员工来说,年初确定年目标收入,其中目标年终奖的权重高的可占年目标收入的50%,而年底计算实得年终奖金时,因要考虑个人业绩实现系数与团队业绩实现系数,仅B部分个人年终实得奖金可能就差别巨大,同一级别相差五六倍是常见的。而综合考虑C和D的部分差距就更大了。”为确保所有员工真正关注本业务单元、本部门及本企业目标实现情况,方正使用了“个人业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