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造措施分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降造措施分析.doc

降造措施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54降造措施分析在认真研究了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引入重庆枢纽货运系统站前工程标段招标文件(含补遗书)、设计图纸并详细踏勘了现场后,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以及我集团公司的施工经验和责任成本水平,本工程从组织、技术和经济等三个主要方面采取措施实现降造目的。一、采取组织措施降低工程造价1.针对本工程特点和我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项目的现场管理机构;选拔具有丰富的同类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并配备得力的项目部领导层。要本着一专多能、精干高效的原则,选配技术、经济、管理人员组成高素质的项目部管理层。2.建立健全责、权、利相适应的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成本管理目标的制定、组织实施、过程考评及目标的实现负总责。项目部其他领导、职能部门、架子队均相应承担各自的成本管理责任。赋予相应的成本管理职权,同时,制定严格的奖罚措施。3.科学、合理制定责任成本管理目标,做好成本计划。按照不同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组成内容将目标成本细化、层层分解,纵向分解到项目部、架子对、个人,横向分解到项目部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从而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成本管理目标责任制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4.加强过程监控,兑现奖罚,确保成本管理的责、权、利落到实处。强化全员责任成本管理意识,充分发挥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对各职能部门、架子对、各班组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业绩进行综合考评,兑现奖罚,并总结经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二、通过技术措施降低工程造价1.项目中标后,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彻底、详细地进行现场调查,认真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通过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编制针对性强、技术先进、工艺合理、安全、环保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为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组织设55计,降低施工成本。3.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降低工程成本。4.优化施工组织,规范工作程序,加强测量和试验控制工作,防止出现安全、质量问题和事故,杜绝出现废弃工程,确保全线整体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及铁道部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一次成优、全面创优。5.组织均衡施工,杜绝窝工现象,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前工期,降低管理成本。6.坚持现场管理标准化,堵塞浪费漏洞。三、通过经济措施降低工程造价1.降低工费成本(1)选择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好的内部专业施工队伍,确保有效用工。(2)加强现场管理,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3)加强参建职工施工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工费成本。2.降低材料费成本(1)在价格、经济采购量、当地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上做文章,降低材料费成本。①采购之前,详细调查了解当地材料供应情况,做到比物、比价、比服务,分批采购备料;条件许可时,在保证质量并通过建设单位审查同意的前提下,集中招标采购工程主要材料,降低材料的价格成本;②贯彻执行“经济储备”的原则,对于价格稳定的材料,按“随用随购”的原则,合理确定材料的进货批量与批次,尽量减少库存,降低流动资金占用率,避免因积压而造成损失浪费。对于价格波动较大的材料,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广泛收集材料价格信息,采用科学的分析手段,超前进行市场预测,分析价格走势,合理确定采购时间,避免因价格上涨而造成成本增加,并采取批量采购的措施,降低材料价格的市场风险。③根据“就地取材”原则,详细调查当地材料资源可利用程度,尽量采用当地材料。(2)降低材料运输费用①充分调查当地运输条件,通过建设单位审查同意的前提下,集中招标选择材56料运输企业;并作好场内外运输配合和衔接,减少中转环节。②根据工程进度,随时掌握供应计划,严格控制进场材料。③减少材料场内的二次倒运工作量。(3)在保管过程中,要根据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科学合理存储,防止变质和损耗。(4)在使用过程中①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成品与半成品的匝椤⒓煅楣ぷ鳎苊庖虿牧现柿?问题造成损失;②材料领用要通过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来控制。③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降低材料价格成本。④木材、钢筋、模板等实行统一配料,集中加工,做到量材取料,材尽其用,降低消耗,提高有效利用率。⑤提高材料加工的工艺水平,改进操作方法,减少操作损耗。⑥坚持余料的有效回收和利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