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作【论文摘要】:工程监理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一个重要体系,是加强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因素。本文就施工阶段如何做好监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监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监理文件、隐蔽工程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俗话说“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工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劳动人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那么,作为一位具有国家执业资格的监理工程师,怎样才能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监理工作,这是摆在我们监理人面前的一道值得思索的问题。今天,我根据自己几年的工作经验,简单的分析一下,希望能对建筑工程从业者有一定的启发。一、重视开工前的监理文件编制工作1、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文件是指监理单位投标时编制的监理规划大纲,还包括监理合同签订以后编制的监理实施规划以及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的监理实施细则。监理规划大纲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一方面能让招标单位很清晰的认识到所招标工程所需的监理方案,另一方面监理规划大纲也是中标后监理单位开展具体施工监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可以说,监理规划大纲为今后所有的施工监理工作铺好了道路,指明了方向。2、监理实施规划是监理单位中标后,在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根据委托监理合同、设计文件,在监理规划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广泛收集工程信息和资料的情况下制定的。监理实施规划要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才能实施。3、监理实施细则是在监理实施规划的基础上,由施工现场的专业监理工程师针对单位工程的某一专业或某一分部而编写的实施性监理文件。监理实施细则要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才能实施,监理实施细则要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二、重视施工过程的监理工作1、严格按照监理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监理监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监理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监理,比如对施工过程进行巡查、旁站、平行检验等方法,对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要进行进场验收,无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的不准进场。对于一些重要性材料,比如钢筋、水泥,没有进行抽检、见证取样送检,取得复试合格检测结果不准使用。水泥超过三个月必须复检。2、加强现场巡查工作监理人员要每天对正在施工的部位进行巡查,次数不少于2次。检查施工人员的施工交底情况;检查施工人员的劳保用品使用情况;检查施工人员施工操作情况;检查施工人员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检查施工人员有无偷工减料行为;检查施工现场有无明显的危险因素;并对此做好监理巡查记录。对需要整改的情况,要进行跟踪检查,并做好记录。3、加强施工过程隐蔽工程验收工作隐蔽工程具有隐蔽性,要求我们监理人员一定在保证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才能隐蔽验收,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施工单位要及时申请隐蔽工程验收,监理单位在接到申请后,要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审批,对于符合要求的要及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对于达不到隐蔽验收的工程部位,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达到标准后方可组织隐蔽工程验收。4、加强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内部人员的沟通协调(1)、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建设单位在整个项目施工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他各方责任主体都要围绕建设单位的目标进行工作。因此,监理单位要积极取得建设单位的信任和支持,对施工过程中有关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环保、费用等方面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和商讨,加强沟通,形成共识,这样才有利于监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监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2)、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监理单位最为施工单位的一个直接领导者,其所有工作的的指令要求都要通过施工单位去执行。因此,监理单位要积极加强与承包人的沟通,理解明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也要寻求施工单位理解和支持,虽然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工作角色不一样,但都是为了建造质量合格的建筑工程,具有目标一致性。(3)、加强监理单位内部的沟通与协调监理单位内部的协调与稳定决定了监理水平。因此,监理人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促进工程信息的共享,保持监理人员的稳定性,从而能促进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5、重视详细做好监理日志工作监理日志是监理单位实施监理活动的原始记录,是编制监理竣工文件和处理索赔、延期、变更的重要依据;是分析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始资料;是监理档案的基本组成部分。监理日志反映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人员参与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合同管理及现场协调的实际情况。监理日志应该真实、准确、全面地记录与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相关的问题,用词要准确、严谨、规范。把所发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方法记录下来,这样不仅便于查找,也有利于业主和主管单位更全面地了解监理工作内容与监理工作业绩。主要事件、重大的施工活动均应记录在监理日志上,尤其是施工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