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doc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一、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健全机制。把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作为矿井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靠各级领导、专家和全体职工,建立健全组织和动员企业职工积极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由矿统一领导指挥,总经理对应急救援总体负责;总工程师对应急救援的技术方案负责;安全生产矿长、安监科长对应急救援的救护工作负责。(一)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快速反应。调度室是应急救援的联系牵头部门,矿领导、矿办、生产科、安监科、矿医院、各单位,既相对分工,又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一旦发生矿井安全事故,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各部门立即作出反应,各自进入工作状态。(二)坚持平战结合,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救援队伍按照计划进行演练,随时作好应急救援准备,做到“练兵千日,用兵一时”。加强与县救护队的联系,做到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二、危险源分析(一)矿井瓦斯矿井瓦斯主要危害有: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促使爆源点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损坏设备、设施,扬起大量煤尘并使之参与爆炸,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另外,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室息死亡。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可能:瓦斯超限作业,违章放炮,违章排放瓦斯,电气设备失爆和带电作业。此外,突然停电停风,风流短路等导致瓦斯积聚遇火源,都有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可能。采煤工作面本身瓦斯含量高,是引起工作面瓦斯事故的重要因素,搞好瓦斯的抽放工作,实行先抽后采和开采时对采空区的抽放是防治工作面瓦斯事故的重要手段。采煤工作面风巷尾巷瓦斯涌出影响。此类是目前导致矿井瓦斯积聚、超限的最大危险源,其主要原因是就近采空区漏风或异常涌出造成的。可能造成的损失:影响矿井正常安全生产,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瓦斯灾害事故,给企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矿井地质构造及局部区域瓦斯含量异常偏高对瓦斯涌出的影响。采空区或采煤工作面垮塌对通风、瓦斯的危害。此类危害有可能造成瓦斯异常涌出,通风不良,导致矿井局部或大范围区域瓦斯积聚和超限。通风系统、通风设施受破坏或重大损坏。可能造成的危害:导致风流短路、部分巷道、采面无风或微风并有可能导致瓦斯积聚或超限。瓦斯排放和瓦斯超限人为控制和处理不当及其它原因造成瓦斯异常涌出,有可能造成瓦斯灾害事故。(二)矿井水害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地下水进入采掘工作面的过程称为矿井涌水。矿井涌水的形式有缓慢的进入,也有突然的涌入。后者因水量大、来势猛,故称矿井突水,危害极大。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会发生水灾。水灾的危害极大,不仅可能淹没工作面、巷道,甚至可能淹没整个矿井,造成伤亡事故。(三)矿井火灾矿井火灾按发火原因不同,分为内因水灾(煤层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外因火灾多发生在风流畅通的地点,主要有明火、电焊、气焊、静电、金属撞击或摩擦、电火花、电缆燃烧、皮带燃烧等引起的火灾。矿井通风采取的是抽出式,外因火灾虽然较少发生,但一旦发生,火随风流,风助火势,往往其火势迅猛,人员不易接近,极难扑灭,火风压也会引起矿井通风系统紊乱,灾区进一步扩大造成矿井重大损失。矿井火灾主要危害有:产生大量烟雾和CO,可能引起人员中毒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引燃、引爆瓦斯,毁坏设备、设施等。外因火灾容易产生的环节:电器设备超负荷导致电缆开关过热燃烧;主皮带机打滑引起皮带燃烧;井下电焊、氧焊、气割使用管理不当引起燃烧;带电作业、电气短路引燃附近可燃物造成火灾事故。(四)粉尘粉尘的主要危险性是煤尘爆炸性,当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煤尘呈悬浮状态且达到爆炸浓度、引爆火源和氧气的存在时),就有煤尘爆炸危险。粉尘(指岩尘和煤尘)的另一个危险性是引起职业病,即矽肺病和煤肺病。矿工长期在有粉尘环境下作业,粉尘吸入人体内会引起矽肺病或煤肺病,SiO2含量越大,危害程度就越大。一般来说,尘肺病的死亡人数为工伤死亡人数的几倍,因此粉尘的又一危害不可忽视。(五)顶板在采矿生产过程中,最常发生的事故是冒顶片帮事故。随着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的向前推进,工作面采空区面积逐渐增大,顶板和周帮矿岩会由于应力的重新分布而发生某种变形,以致在某些部位出现裂缝,同时岩层的节理也在压力作用下逐渐扩大,当重新分布的应力超过岩体或其构造的强度时,顶板岩石的完整性就破坏了。由于顶板岩石完整性受到破坏,出现了顶板的下沉弯曲,裂缝逐渐扩大,如果生产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不当,就可能形成顶板岩体的冒落。如果支护不及时或支护方法不当,就会发生顶板冒落或侧帮片帮致使作业人员伤亡。容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断层处、破碎带、巷道贯通揭煤、拉门处、采煤上下两巷两口等地点,工作面空顶作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