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上传人:冷霜****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中物理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初中物理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物理复习资料、知识要点第一章机械运动1、长度的单位换算:;;2、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3、速度的计算公式:(平均速度用);。第二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回声定位侧距离的计算公式:。第三章物态变化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3、雾的形成——液化;露的形成——液化;霜的形成——凝华。第四章光现象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也是这个)。2、所有跟影子有关的现象都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3、入射角和反射角(折射角)都是光线和法线的夹角。4、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6、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从空气垂直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海市蜃楼、钢笔错位、筷子变弯、池水变浅现象都是光的折射)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1、凸透镜成像规律:①当>2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②当=2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③当<<2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④当=时,不成像。⑤当<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应用:放大镜。2、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老花眼):成像于视网膜后,佩戴凸透镜来矫正。第六章质量和密度1、质量的单位换算:;;2、密度的计算公式:(质量单位用,体积单位用,算出来的密度单位才是)。第七章力1、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会举例>;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包括:速度改变、运动方向改变、静止→运动、运动→静止)<会举例>。2、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不变。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不同,其作用效果也不同。4、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会举例>5、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6、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知道和质量的区别>7、重力的计算公式:(重力单位,质量单位用,)8、的物理意义:质量是1的物体重9.8。注:不能写成1=9.89、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锤线。第八章运动和力1、能说出生活中和惯性有关的例子。<利和弊>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二力平衡的条件:①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在同一直线上。5、受平衡力的判断方法:(一对平衡力是大小相等的)(1)静止的物体: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匀速下降的物体: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3)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①竖直方向: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②水平方向:牵引力(拉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注:发动机做的攻就是牵引力做的功。6、处于平衡状态的两种情况:①静止;②匀速直线运动。7、处于平衡状态的一对平衡力的三要素一定不相等。8、合力的计算: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和。即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即(>),合力的方向和力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9、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②用滚动代替滑动;③加润滑油;④利用气垫。⑤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能举例>第九章压强1、压强的计算公式:(表示压强,单位是;表示压力,单位是,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适用条件:任何情况>2、能用公式说出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且能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3、液体压强特点:①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②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④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4、液体压强计算公式:(表示压强,单位是,表示密度,单位是;;表示深度,单位是)<适用液体内部压强>5、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6、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7、大气压、海拔和液体沸点的关系: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沸点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