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24.7M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x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1.理清文本思路,把握文本主题思想。2.品味文本具有想象力的语言,学习反语的修辞手法。3.学习文本通过对比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4.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在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圆明园归来后,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写就了一封回信。在信中,他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雨果以群众的角度,世界的角度,人类的角度,公开斥责政府如强盗一般毁坏人类文明成果的行为。【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1.快速默读课文,探究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1)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意见。2.文本是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的?作者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的圆明园的?作者用大理石、玉石、青铜……一眼眼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等无数华贵的象征,铺就了一张华贵的想象画面,构成他心中的圆明园。作者认为圆明园在人类历史中具有怎样的地位?②此外,这座园林是为世界各国人民而建,是属于人类的。它当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有同样的历史地位。巴黎圣母院罗马斗兽场作者如何展开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谴责?作者在揭示联军劫掠行径部分并未直接用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语言,但是却达到了强烈谴责的效果,你认为达到该效果的原因是什么?【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加强了作者的情感表达效果,加强了谴责效果。如“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笑嘻嘻地回到欧洲”一句,英法联军劫掠行径的本质是丑陋的,但是却表现得如此“风光”,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特征,运用反语的修辞,表现了英法联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陋,强化了谴责效果。1.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主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否不够“爱国”?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作者并非不爱国。其一,在文中,作者说“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可见,作者清楚地知道这是政府的错误,而非法兰西人民的错误,以正当的理由为人民辩护正是作者爱国的表现。其二,作者敢于对政府的错误进行批判,是为国家的长远计,也是爱国的体现。其三,作者的爱国主义并不只站在狭隘的民族观上,而是站在人类文化历史角度上看待劫掠圆明园问题,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与爱国主义并不相悖。2.作者为什么说“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雨果是一个怎样的人?圆明园赞美“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