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考前复习课件:1-6-1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1949-1976年).ppt
上传人:琰琬****买买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考前复习课件:1-6-1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1949-1976年).ppt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考前复习课件:1-6-1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1949-1976年).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六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与新时期的发展(1949年至今)考向1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1949-1976年)研透高考·洞察新动向【名师点评】【创新迁移】1951年毛泽东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合理地调整现在的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此可知()A.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成效显著B.我国当时仍在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C.公有制经济已在中国建立起来D.我国当时社会已经完成工商业改造B根据材料“1951年毛泽东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可知,此时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且有多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还未占主体,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恢复经济的措施,不是结果,也不是公有制经济的建立,排除A、C;1956年底完成三大改造,排除D。2.(2019·全国Ⅰ卷·T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名师点评】【阅卷点拨】1.解题攻略:本考向两道高考题都属于“概念迁移型”选择题,它通过提供微观的历史情境或言论,要求考生与背后的宏观时代背景及特定的历史概念对接,以此明确其考查意图。(1)2020·全国Ⅰ卷·T30,通过中共中央纠正在经济工作中的一种错误倾向,来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与领悟。(2)2019·全国Ⅰ卷·T31,通过20世纪50年代特定时期图书馆借阅资料的变化,来考查考生对“一五”计划这一特定概念内涵及特点的理解。2.易错警示:(1)2020·全国Ⅰ卷·T30,利用私人资本主义恢复发展生产,属于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并没有对此进行调整,如果对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一概念认知模糊,就易误选D。(2)2019·全国Ⅰ卷·T31,当时两大阵营尖锐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和封锁我国,所以我国科学研究难以与国际前沿接轨,如果缺少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准确把握,就易误选A。【提能增分超重点】【时空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历程(1949-1976年)【核心要素】1.综合分析归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2.1949-1976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易错防范】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征存在模糊认识(1)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2)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者在野党。(3)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考场练兵·提升考试力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3月,当时美苏冷战已开始,材料中毛泽东“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就体现了冷战这一国际环境的影响,故选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解放战争尚未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完全胜利,排除A;材料描述的是我国的外交政策,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无关,排除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周恩来总理最早提出的,排除D。2.“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它”()A.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B.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D.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A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与材料中“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相符,故选A;B中的“新时期”与材料中“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不符,排除;“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但与材料中“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不符,排除C;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D。3.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部分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除单独标出外,单位均为万吨)这反映出当时()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国民经济均衡发展C.经济发展目标提前实现D.发展工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