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版毛概第三章教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版毛概第三章教案.doc

18版毛概第三章教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目得: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得过渡性及党在过渡时期得总路线,懂得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得具体道路及基本经验,深刻体会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得重大意义。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得基本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经验得总结。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认识到在我国进行得生产资料私有制得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必要得,也就是成功得,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历史得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教学重难点:新民主主义社会得性质与特点;党在过渡时期得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得内容、方式及其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得重大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多媒体四、教学时数:4学时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得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一个过渡性得社会1、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一个过渡性质得社会,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就是历史得必然。1949年成立得新中国就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得国家。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特殊得社会形态,具有双重性,即有社会主义得因素,也就是资本主义得因素。同时,又具有过渡性,就是一个资本主义因素不断缩小,不断向社会主义转变得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形态演变得自然规律。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得中间社会环节,就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得历史前提与社会基础。也就就是说,中国不可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社会得经济形态。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得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得合作社经济、农民与手工业者得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居领导地位。3、新民主主义社会得阶级构成与主要矛盾。中国社会得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与其她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得阶级力量。三种基本得经济成分及三种基本得阶级力量之间得矛盾,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两个阶级之间得矛盾。这一时期得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就是一个具有两面性得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得矛盾也具有两重性。4、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得必然趋势与必然结果。也就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可能作为一个稳定得社会形态一直存在下去,它一系列条件得规定下、推动下,它必然要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二、党在过渡时期得总路线1、党对过渡时期得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焦点问题:过渡得时间、转变得条件、过渡得步骤与方式建国前夕,党得七届二中全会即提出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得思想。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用10年至15年时间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得设想。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得建议。1953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党在过渡时期得总路线。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得《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得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得学习与宣传提纲》。2、过渡时期总路线得主要内容与特点(1)过渡时期总路线得主要内容1953年,在毛泽东得领导下,党根据新中国得历史条件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得总路线,主要内容就是“一化三改”。“从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就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得总路线与总任务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得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得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得社会主义改造。”(2)过渡时期总路线得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就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3、过渡时期得总路线规定实行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得原因必要性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得原因——必须对个体农业与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得原因——必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得原因——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与迅速发展得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得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与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得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得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得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与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得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手工业得社会主义改造(1)对农业得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积极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