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梁实秋论争中的人性话语重读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鲁迅梁实秋论争中的人性话语重读的开题报告.docx

鲁迅梁实秋论争中的人性话语重读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鲁迅梁实秋论争中的人性话语重读的开题报告《鲁迅梁实秋论争中的人性话语重读》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鲁迅和梁实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二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主张探究人性本质、揭示人性的丑恶面,反映现实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而梁实秋则强调崇尚人性美,弘扬人性的善良和美好,倡导文学的美学化和个性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论争——“鲁迅梁实秋争论”。这场争论与我们今天所关注的文学艺术追求之道、审美理念、艺术渠道等问题都有关系。在这场争论中,鲁迅与梁实秋的人性话语成为了对立的两种文学精神。但是,对于鲁迅的人性话语,一般是从“丑陋”、“悲惨”等消极方面来解读的。而对于梁实秋的人性话语,则注重其“美好”、“温馨”等积极方面来探究,而往往忽略了它的复杂性和深度。因此,本研究旨在重新审视鲁迅和梁实秋的人性话语,并以此来分析其所体现的文学观、艺术理想和人生价值。同时,通过对争论双方语言现象的分析,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丰富我们对中国文学史的认识。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鲁迅和梁实秋的人性话语为主要研究内容,具体涉及以下方面:1.分析鲁迅和梁实秋的人性话语及其文学意义鲁迅和梁实秋的人性话语,都体现了文学的现实关怀,但又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本研究将通过具体文本的分析,来深入探讨其所体现的文学观、艺术理想和人生价值。2.追踪“鲁迅梁实秋争论”的历史沿革和文学现象“鲁迅梁实秋争论”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殊时代背景和社会语境,也进一步展现了文学思潮和文化脉络。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探讨这场争论的文学现象和历史沿革。3.采用对比分析方法,探讨鲁迅和梁实秋对人性话语的观念冲突通过对比分析鲁迅和梁实秋的人性话语,分析二者观念上的分歧和冲突,以及它们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文化取向。三、预期目标通过本研究,我们将达到以下目标:1.尝试重新审视鲁迅和梁实秋的人性话语,揭示其中的深刻意蕴和文学价值。2.探索“鲁迅梁实秋争论”的历史沿革和现象,分析其中所反映出的文学思潮和文化脉络,丰富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认识。3.探讨鲁迅和梁实秋对人性话语的观念冲突,分析其背后的价值观、文化取向、美学理念等,拓展我们对中国文学史的视野。四、论文结构本研究将分为以下章节: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2研究内容和方法1.3预期目标1.4论文结构第二章鲁迅的人性话语及其文学意义2.1鲁迅的人性观2.2鲁迅的人性话语及其文学意义2.3“鲁迅梁实秋争论”中的鲁迅第三章梁实秋的人性话语及其文学意义3.1梁实秋的人性观3.2梁实秋的人性话语及其文学意义3.3“鲁迅梁实秋争论”中的梁实秋第四章“鲁迅梁实秋争论”的历史沿革和文学现象4.1论争的背景和起因4.2论争的发展和影响4.3“鲁迅梁实秋争论”的文学现象第五章鲁迅和梁实秋的人性话语的观念冲突5.1鲁迅和梁实秋的人性话语辨析5.2二者间的观念冲突5.3背后的文化取向和美学理念第六章结论6.1研究成果回顾与总结6.2研究不足和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6.3研究的启示与对未来的思考以上是关于《鲁迅梁实秋论争中的人性话语重读》的开题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预期目标、论文结构等。通过对鲁迅和梁实秋的人性话语进行重新审视,以此探讨它们所体现的文学观、艺术理想和人生价值,挖掘“鲁迅梁实秋争论”所反映出的文学思潮和文化脉络,扩展我们对中国文学史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