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春景****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doc

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292020年4月19日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基础(一)主要成就(二)面临挑战(三)发展机遇第二章发展思路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第三章促进居民健康(一)普及健康知识(二)调整生活方式(三)开展健身行动(四)防控慢性疾病(五)维护心理健康(六)呵护老年健康第四章强化公共卫生(一)防控传染疾病(二)确保卫生安全(三)做好妇女保健(四)促进儿童健康(五)改进精神卫生(六)推广健康体检(七)做好急救服务第五章提升医疗服务(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二)舒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三)建设国际一流诊疗中心(四)推行家庭医生式的服务(五)化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第六章优化生活环境(一)改进污水处理能力(二)提高垃圾处理能力(三)控制大气噪声污染(四)改进交通安全状况(五)整洁城乡市容环境(六)创造综合支撑条件第七章加强行政监管(一)让居民安全饮食(二)让居民放心用药(三)让居民安心就诊(四)建立健康评估机制第八章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协调,推进规划实施(二)开拓筹资渠道,增加公共投入(三)构筑法制环境,保障规划落实(四)落实建设责任,加强评价考核(五)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六)开展交流合作,扩大内外影响第一章规划基础过去五年,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跨上了新台阶,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未来五年是我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阶段,医药卫生事业和城市健康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挑战,也面临着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一)主要成就大卫生理念得到确立。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卫生工作观念,前移卫生工作重心,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健康促进,更加注重基层卫生发展。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经过5年努力,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8岁,比增加0.7岁。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2.14/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3.3‰。上述主要健康指标已达到或者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公共卫生服务显著提升。传染病防控扎实有效,,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269/10万,较下降了40%。全面实施国家公共卫生项目,我市新增了免费为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为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等11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显著提高,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等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为“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建立了医疗保险,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超过96%,人均筹资水平达到520元。改革社区卫生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层诊疗人次比重超过40%。改进医院管理,医院服务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出院人次和诊疗总量较提升了50%以上,平均住院日缩短2天。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现同城同价,药品价格明显下降。城镇医疗保险个人报付水平平均达到7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到60%以上,个人支出占全市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至27%以下。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健康北京人行动初见成效。以筹办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启动“健康奥运、健康北京”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制定发布《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确定11项具体健康指标,实施九大健康行动。向市民免费发放《首都市民预防传染病手册》和《首都市民健康膳食指导》各500万册、定量盐勺650万只、限量油杯510万个,创立无烟学校、餐馆和医院等7千多个。全社会健康发展意识全面提升。城市健康状况不断改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大气综合治理措施,加大生态涵养区建设保护力度,城市健康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降低到0.54吨和29.9立方米,全年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提高到78%,污水处理率达到81%,垃圾处理率达到97%,林木绿化率达到53%,城乡环境更加健康整洁。与健康相关的体育、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二)面临挑战人口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增加。“十一五”末,我市常住人口达到1961.2万,与相比十年增加了604.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60.4万。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达到170.9万人。人口结构的持续变化对环境、交通、资源等城市服务与管理提出了挑战,也对满足广大居民不断递增的健康与医疗卫生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方式调整是长期过程。在导致死亡的各种因素中,生活方式占60%。我市居民中29%的成人吸烟、32%的人缺乏体力活动,特别是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