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朗诵比赛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朗诵比赛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朗诵比赛方案1一、活动意义及活动目的:汉语独体单音的天然特色使有节律的.吟诵成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学习方式,现代朗诵便成为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致敬和皈依。为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信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更好推进母语教育,特在我校开展中华诗文经典朗诵大赛。二、主办单位:河北联合大学教务处河北联合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承办单位:文法学院文艺部文法学院团委学工办三、参赛对象: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班学生及xx级其他有兴趣的学生。四、比赛要求:1、课程班学生于20xx年3月3日至3月21日到本班班长处报名。各班班长汇总于第五周(3月24~28日)上报本班任课老师。经过班级选拔,每班至少推选一组参加学校比赛。合诵人数不得超过10人。其他学生同时到文法学院学工办报名,报名以班级为单位。联系教师:田晓宇,手机。所有报名学生同时登陆教务处学科竞赛报名系统(网址:陆教务处学科竞赛报名系统(网址:)报名。2、朗诵篇目为中国文学经典诗歌、散文、小说及其节选。3、朗诵时间6分钟以内。每篇作品配有ppt背景。可以使用配乐、伴舞、古典服装等辅助手段。4、第七周(4月7~4月13日)周六对报名作品进行初选,确定参加决赛名单;地点:第五教学楼。5、进入决赛的选手于20xx年4月25日(第九周)前将参赛题目、参赛内容(包括ppt背景)、配乐材料及简短的介绍词等上交文法学院学工办。联系教师:田晓宇,手机。6、决赛时间定于20xx年5月10日(第十一周周六)下午2点30分,地点:以升讲堂。7、选诵作品及配乐一经确定,决赛时不得临时变更;8、每个课程班选派10名同学现场观摩,按上课要求考勤。9、欢迎选派之外的同学观摩学习。五、评分标准:10分制,取评委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选读内容健康向上,符合活动主题要求(2分)2、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优美(2分)3、感情饱满、表达自然,能通过声韵传递诗文的内涵(3分)4、衣着得体、台风端正、整体形象与诗文意境相合(1分)5、朗诵编排有创意,配乐、伴舞、幕景配合得当(2分)六、奖项设置: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奖品。七、其他说明:1、课程班参赛者的比赛成绩纳入大学语文课程期末成绩。积极参与活动者酌情加分。2、依据河北联合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参赛获奖者获得相应综合素质加分。3、所有参赛学生敬请关注教务处学科竞赛网页比赛信息。朗诵比赛方案2一、指导思想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营造经典诵读氛围,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二、诵读措施营造经典诵读氛围,树立书香立人,书香建校意识,通过经典诵读,使学生认识到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诵读兴趣,养成诵读习惯。改变阅读质量,提升阅读品味。1、低段目标:能准确、流利诵读诗歌或童谣,做到正腔圆,富有韵律。学会在规定时间内准确无误背诵有关篇目,并做到精神饱满,乐于识记和背诵。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2、中段目标: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诵读传统诗文或经典美文,做到情真意切,声韵悠长。初解诗文大意,富有想象力,能有兴趣地比赛背诵,有一定背诵速度,培养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饶的信心。3、高段目标:能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诵读传统诗文或经典美文,做到情真意切,声韵悠长。理解诗文大意,感受经典美文内蕴,能有兴趣地比赛背诵,有一定背诵速度,初步了解行文特点并模仿写作。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三、活动具体措施(一)明确职责抱团协作为保证诵读实验正常运行,学校各科室需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协调,认真做好诵读工作。学校工作计划中要突出诵读工作的安排,协同各科室共同完成学生诵读的`常规管理、比赛、评价、考核、策划诵读大型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诗文诵读活动,注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评价学生的纵向发展,在学生的成长记录手册中填写好相关的内容。(二)建立较为完善的诵读评价机制1、建立以班级为考核单位的评价激励机制,根据每日诵读情况,每周评出五星诵读班级,三星诵读班级。每学期评出五到七个明星诵读班级。2、评价内容:把古诗文诵读的“量”和“质”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可采用发喜报的形式表扬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成绩),强调学生的熟诵,务使学生脱口而出,采用“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策略。从学生诵读动机兴趣、努力程度、数量、熟记程度、表现形式等评价为主。3、评价方式:本学期诵读评价以教师评、家长评为主,学